锂电池市场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最近,“新型储能资本”听闻多名动力电池大厂大佬出来创业,做储能专用锂电池。人们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这个方向还有创业机会吗?
首先来看看储能专用锂电池的现状。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会储能应用分会的统计,2021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5117.1MW/10498.7MWh,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装机规模4658.9MW/8254.2MWh,功率规模占比91.0%
那这,这2021年装机的8254.2MWh都是储能专用锂电池吗?目前,对这一问题并没有一个权威、可靠的说法。 不过根据“新型储能资本”的调研和访谈, 目前国内的储能专用锂电池生产企业还比较少。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动力电池大厂之中,可能仅有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等大厂在动力电芯产线外,有专门的储能电芯研发团队和生产产线;在动力电池之外,也出现了以储能专用锂电电池为主业的公司,比如专门做海外户用储能电芯的派能科技、非户用储能专用锂电电芯企业海辰新能源和海基新能源、天辉锂电、昆宇新能源等。
尽管如此,现在国内储能市场上使用的电芯很多仍非储能专用电芯,而仍然是动力电芯或者其改造款。这就是说,在认知和实操中,动力电芯和储能电芯在市场上并没有做特别清晰的区分。那么动力电芯能否直接用在储能场景上?动力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有哪些本质区别呢?
从应用场景来看,动力锂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以及其它电动工具领域,而储能锂电池主要用于调峰调频电力辅助服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和工商业储能、微电网等领域。
应用场景不同,对电池的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储能专用锂电池的要求,那就是高安全、长寿命和低成本。
首先,由于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储能专用锂电池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但安全性要求高。动力锂电池作为移动电源,在安全的前提下对于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尽可能有高的要求,以达到更为持久的续航能力。同时,用户还希望电动汽车能够安全快充,因此动力锂电池对于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只是因为出于安全性考虑,目前普遍采用1C左右充放电能力的能量型电池。
绝大多数储能装置无需移动,因此储能锂电池对于能量密度并没有直接的要求。至于功率密度,不同的储能场景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电力调峰、离网型光伏储能或用户侧的峰谷价差储能场景,一般需要储能电池连续充电或连续放电两个小时以上,因此适合采用充放电倍率≤0.5C的容量型电池;对于电力调频或平滑可再生能源波动的储能场景,需要储能电池在秒级至分钟级的时间段快速充放电,所以适合≥2C功率型电池的应用;而在一些同时需要承担调频和调峰的应用场景,能量型电池会更适合些,当然,这种场景下也可以将功率型与容量型电池配合一起使用。
由于储能电芯对安全性要求更高,所以这就要求电池企业在材料和结构上做出一定创新,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次,储能专用锂电池对于日历寿命和循环寿命有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寿命一般在5-8年,而储能项目的寿命一般都希望大于10年。动力锂电池的循环次数寿命在1000-300次,而储能锂电池的循环次数寿命一般要求至少大于3500次,并且希望通过开发新型的运维再生技术,以达到超长的日历储能寿命。所以我们看到宁德时代都在开发循环寿命10000次的电芯。
第三,储能专用锂电池对成本更加敏感。面临和传统燃油动力源的竞争,储能专用锂电池则需要面对传统调峰调频技术的成本竞争。储能电站的规模基本上都是兆瓦级别以上甚至百兆瓦的级别,因此储能锂电池的成本要求比动力锂电池的成本更低。
由此可见,动力锂电池与储能锂电池在性能要求上有着重大的区别,大佬们份份离职除阿来创业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
虽然这种区别并当年从3C电池到动力电池这种电池材料体系上的创新,但在储能电池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刺激下,在同样材料体系基础上做出“更高安全”、“更长寿命”、“更低成本”这性能创新带来的商业想象空间依然巨大。
根据第三方统计,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量将达218GWh,复合增长率约38%,年均新增需求>130GWh。
可见,储能专用锂电的市场前景广阔。在储能专用锂电池市场上,全球和国内市场尚未形成专门的龙头,对新兴的创业公司来讲,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窗口。
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个时间窗口也不会很久。我们预测宁德、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公司的储能部门未来大概率会从动力电池公司中分拆出来。
因此,我们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陆续有更多的动力电池大佬出来创业,专门做储能专用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