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储能产业 » 正文

户储巨头再获资本加持

日期:2022-09-19    来源:起点储能

国际储能网

2022
09/19
09: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户外储能 储能项目 储能产业

自2018年以来,户外电源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周边游、露营等新兴娱乐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户外电源需求的增长,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便携式储能(户外电源)产品出货量达到445万台,同比增长了113.9%,预计2025年将达到2380万台。

可以预见的火爆储能赛道,不仅吸引了各种相关玩家先后布局发力,也吸引了手握重金,只待闻风而动的资本们。

1

户储头部企业获资本加码

近日,户用侧储能企业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文中简称“德兰明海”)完成了最新一轮B+轮融资,融资金额为数亿人民币,投资方包含源码资本、光远资本、盛方资本。

据起点储能网了解,自2021年4月至今,德兰明海已完成的4轮融资,融资总金额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源码资本、中铝浙江君融基金、鲲鹏光远、达晨财智,和产业内知名的头部战略方。但也有观点指出,截至目前,德兰明海累计融资金额或已超6亿元人民币,其最新估值也已经达到10亿美金级别。

公开资料显示,德兰明海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分布式储能产品和微电网技术的研究及创新的储能行业头部企业,掌握国际先进的新能源储能技术及完整储能电池应用方案,在光伏储能一体化,离并网双向逆变器、能源互联网管理系统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总部位于深圳,在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尼日利亚等主要市场设有分支机构,能为客户提供户用/商用光伏储能系统、便携式储能、直流动力储能的方案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一体化服务。

产品方面,目前,德兰明海旗下主要有便携式储能、户用储能、商业储能等三条主流产品线,均为自主研发与生产。知名度较高的产品有:全球第一款锂电便携式储能PS10B;户用储能EP500系列和EP600系列,以及自主品牌BLUETTI铂陆帝,其中,BLUETTI铂陆帝已经成功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资本的热情不止于户储

截至目前,储能领域已发生近百起投融资事件,融资对象为包括但不限于户用储能、电网侧储能、储能电池、储能设备、储能PCS等众多细分赛道的相关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企业未透露具体融资金额。

今年年初,专注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系统领域的中能锂电获得金浦投资、华睿资本、秀强股份、金库资本、无锡金投等多家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融资主要用于构筑圆柱、软包、方形铝壳全系列储能产品的迭代升级开发、生产线铺设以及公司经营管理的扩充。

今年3月,储能PCS厂商深源技术宣布完成由聚合资本独家投资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同月,便携式移动储能品牌长芽科技也获得由溪林投资担任财务顾问,凯盈资本、万物为创投、资源方共同投资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搭建、技术研发、拓展海外市场等。

4月初,致力于长时储能技术的中和储能完成了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投资的近千万种子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红杉中国还和远景科技集团合作成立了规模达100亿的碳中和技术基金,进一步切入储能赛道。

5月,储能设备提供商中储国能完成一轮3.2亿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控基金、中科创星、招银国际、联想之星、普华资本、高榕资本、三峡能源、翠微集团、中比基金、新鼎资本等,融资完成后,中储国能的估值已达数十亿。

今年6月,数字能源管控系统企业云储新能源完成了由蓝驰创投领投,复星、险峰继续跟投的超亿元Pre-A轮融资,永泰数能、埃泰斯、乐驾能源、领充新能源等数字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分别获得了千万级以上融资。

今年7月,移动储能厂商蓝鲤能源获得由蓝驰创投领投的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同月,户储技术提供商华美兴泰完成由前海母基金、卓源资本领投的B轮融资,融资将用于提升家庭、户外储能整机产品的技术服务能力,并拓展美洲、欧洲、日本的市场布局。专注用户侧储能系统集成及数字技术的零探智能、库博能源、辰鳗科技也在年内完成千万级融资。

还是7月,龙腾光热完成数亿元的新一轮融资,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旗下的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资金将用于龙腾光热公司研发制造更具竞争力的大功率聚光集热器产品,加速新一代线聚焦光热储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化,以及中西部地区光热储能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设。

9月,全球家庭储能与能源管理公司疆海科技完成由峰和资本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战略融资,融资将用于新产品投产,以及研发和营销投入。

……

类似的融资事件在储能赛道中还有很多,而资本的一次次加码,也让储能成为今年最火的赛道之一。不过,很显然的是,尽管储能一直被认为是下一个即将爆发的万亿级市场,但这条黄金赛道有机遇,亦有挑战。

相比煤炭等传统能源,风能、光能发电具有波动性、随机性,从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现阶段最优的方案是发展储能,通过储能调节消纳,如发展电化学储能、直接制纯氢储存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为储能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支持。

但就目前而言,资本入局储能,或许并不能快速走向收获期,其一是我国的新型储能项目尚处于商业化初期,预计到2030年才能实现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的储能系统无论在发电、电网、用电侧投资回报均受限,在政策端强制要求发电侧配置储能的情况下,未来我国的储能市场或将主要由发电侧驱动。

总之,在资本叠加政策、以及企业自身布局增强等诸多影响因素之下,储能已成今年最火的赛道之一,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它的真正爆发。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