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场意外,时先生和老伴儿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
9月6日晚上,家住天津的时先生在给购置不久的移动户外电源充电时,电源忽然爆炸,守在一旁的夫妻俩被严重烧伤,至今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时先生的女儿时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她父亲使用的户外移动电源系在淘宝购买,属“便携式储能”产品的一种。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梁志勇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近几年随着自驾游、户外露营的兴起,“便携式储能电源”市场需求量快速上升。但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国内的便携储能行业暂缺乏完善且具有针对性的生产、检测“执行标准”,行业内确实出现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同时也给行业与监管部门带来了考验。
户外移动电源充电时两次爆炸
9月22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当事人女儿时女士。她称父母一直筹划着退休后自驾游,今年7月底父亲退休后,开始着手出行前的最后准备,“因为父亲有糖尿病,胰岛素需要在车载冰箱里冷藏,所以就准备买个移动电源给冰箱充电。”
记者在时女士提供的淘宝购买记录与店铺客服的聊天截图上看到,时女士的父母花费2999元,在一家名为“品晟旗舰店”的淘宝店铺购买到一台容量为65万毫安、功率为1500瓦的移动电源,并于8月9日收到货。
8月中旬,时女士的父母带着移动电源自驾前往东北游玩。“这次出门移动电源都是正常使用的,就是全程给车载小冰箱充电。”时女士告诉记者,两周后父母返家后发现,满电的移动电源关闭后会自己“跑电”。
时女士称,9月6日,她的父亲曾联系到产品售后服务人员。“我父亲告诉我,那个工作人员让他给移动电源充电试试,再观察两天,判断是否确实存在跑电的问题。”她告诉记者,在售后人员的指导下,父亲便重新给电源充电,然而刚充了三四个小时,当日晚10点半左右,移动电源就发生了爆炸。
“当时移动电源就放在电视柜前充电,因为说明书上提示充电期间需要有人在旁边看护,所以我父母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移动电源突然爆炸。”时女士说,在父母准备往外跑时,第二次爆炸又发生了。
目前老夫妻俩仍然在南开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烧伤科监护室住院治疗。据时女士提供的病危通知单和缴费票据显示,她父母全身多处二度、三度烧伤,截至9月22日,治疗费用已超过75万元。
目前,“品晟旗舰店”的所有产品均已下架,淘宝店铺首页仅剩一条“店铺终止经营公告”,并显示“本店铺拟于2022年10月25日自主终止经营”。记者尝试在线联系客服,未获回复。
产品贴错牌?
时女士告诉记者,事发第二天,她联系到品晟旗舰店经营者“深圳市品优能科技有限公司”,但对方表示自己只是“代发”产品,产品爆炸要找生产厂家解决。
记者在时女士提供的涉事电源移动电源铭牌看到,该款产品由中山市东凤镇隆生电器厂生产,执行标准为GB/T35590-2017。据广东省电子数码行业协会负责人邹元兴介绍,这项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充电宝等功率较小的产品”。
在时女士决定找“隆生电器厂”维权时,却从品晟旗舰店工作人员处得知,涉事产品的生产商为中山市鹏之欣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鹏之欣公司”)。“品晟告诉我说,产品贴(铭)牌贴错了,这个爆炸的电源不是隆生生产的,而是鹏之欣生产的。”
此后,时女士联系鹏之欣公司,对方承认了涉事产品由他们生产。在时女士提供的其与鹏之欣的对话录音中,记者听到,一名自称鹏之欣的员工表示,公司从去年开始生产户外移动电源,涉事产品由他们组装生产,但他们只负责生产“白机”,产品标识由买家自己贴上,再进行售卖。至于爆炸事故,这位员工称:“(公司的)移动电源就是用一些变压器、五金件等组装的,这些东西是不会炸的。”
9月22日下午,记者就此事联系到鹏之欣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涉事产品确实由他们公司生产,并称:“我们采购的电芯都是有质检报告的,(整机)产品也是有质检的。”该工作人员说。
当记者询问对方涉事产品生产、质检的标准,以及产品爆炸的原因时,对方表示,目前公司已将涉事产品的同批次产品交由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东凤分局进行质检,目前正在等待检测结果。
记者查询天眼查发现,鹏之欣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金100万元,注册地址显示为中山市东凤镇。一般经营家用电器制造、家用电研发以及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曾在2021年7月因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于2022年9月15日移出该名录。
时女士表示,父母两人都是60岁,本身还有基础病。“后续还会产生更多的治疗费用,如果走法律诉讼,我担心自己的钱撑不到火灾认定结果出来。”时女士称,她已经把涉事产品的相关材料提供给了生产商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暂时还未将爆炸电源送往第三方机构检测。
行业隐忧:无针对性执行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据悉,便携式储能电源(PES)的重量一般低于18千克,具有重量轻、可由人员携带使用、容量高、功率大等特点,时女士父亲购买的户外移动电源就属于这一类产品。
近两年,全民露营、自驾热刺激了消费者对户外电源的需求,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变得火热。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便携式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显示,2016年全球便携式储能产品出货量仅为5.2万台,而2021年已经达到了483.8万台,五年时间实现了超90倍的增长,而中国占据了90%以上的生产量和出货量。
然而,户外移动电源作为新走红起来的产品,行业内已出现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记者查询多个电商平台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在店铺评价下留言,称自己购买到的户外移动电源做工粗糙,没有产品标识。还有消费者反映,使用时出现冒烟,螺丝配件掉出等问题。
对于这一现象,9月25日,记者联系到广东产品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下称“广东质检院”),该机构是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生产许可和市场准入检验等工作。 其高级工程师梁志勇告诉新京报记者,一方面新涌入的生产商对此类产品安全性认识不足或为抢占市场先机,在产品生产中,未依照已有的“执行标准”进行生产、检测,导致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更适用且具有针对性的执行标准暂时还未发布,“行业内确实出现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监管难的问题。”
广东质检院的另一名轻工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因为缺少统一标准,(广东省)目前尚未对便携式储能电源行业进行统一、大型的专项监督抽查,“要有了统一的执行标准和强制性要求后,才可以进行。”
广东省电子数码行业协会负责人邹元兴告诉新京报记者,广东省作为“便携式储能电源”集中生产地,正面临行业良性发展的考验。他表示,现在部分厂商依然使用35590标准(GB/T 35590-2017),即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的国家标准,对产品进行评测和使用。此次涉事产品的铭牌上标注的也是该标准。
邹元兴称,相比充电宝,“便携式储能电源”有更高的电池容量,并且采用了逆变器直流转交流的工作模式,35590标准是不适用的,并不能将便携式储能电源存在的安全隐患都检测出来。
邹元兴提出,便携式储能电源有非常高的生产技术要求。“正规生产企业一个产品的研发成本可能就能达到上千万元,甚至更高,产品方案、安全性等各方面都需要考虑到。”
这是个有门槛的行业,一位在储能电源行业工作12年的从业者陈女士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她称自己经营的品牌,“产品组装好,会经过一年的运行验证,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逐一解决后,才能出售。”
但因为缺少有针对性的执行标准,行业的进入门槛被拉低。“目前市面上有些生产商为节省成本,会选择使用质量较差或者拆机后的电芯,导致产品存在安全隐患。”邹元兴说。
陈女士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近两年行业的确有些“鱼龙混杂”。“一些小作坊或者新成立的小厂家,电芯可能是从电动车,或者其他电器上拆下的二手货,甚至有废品站回收来的。”她表示,“这类电芯使用起来危害非常大,比如电池鼓包,机器温度过高,很容易起火,甚至有可能引起爆炸。”
邹元兴还提出,不仅是电芯,一些不法厂商在产品电池管理系统中,没有使用双重保护板,使得产品在过充、过放时失去第二重电路保护,机器很有可能迅速起火。此外,如果户外移动电源的风道设计不合理,机器工作时风扇无法将热量排出,也会产生安全隐患。“所以不管是电芯,还是机器里面其他配件,包括组装过程,都需要有严格的执行标准。”
邹元兴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户外电源时,应该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正规厂家的户外移动电源产品。其次,注意使用环境,夏天不要把移动电源放到无人的汽车里。远离热源和火源,雷雨天气不要使用户外移动电源。长时间不使用,应避免让电源处于亏电状态,保持在50%的电量最佳。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正在联合各行业协会、业界知名企业共同起草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团体标准,并计划在行业内推广。目前该标准已完成第二次标准研讨,预计于今年10月份发布实施,相关国内的检测认证工作也将会启动。
全国性的标准也在路上。8月30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何鹏林副主任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更有针对性的户外移动电源产品标准《便携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源技术规范》已提交有关部门审核等待发布,新标准会对户外移动电源的范围、容量、应用场景、产品质量等作出进一步明确界定。他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户外移动电源造成的伤害事故,可以依据产品质量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起诉。新标准发布后,我们对于户外移动电源这类产品的认证和监督抽查方面会有更多执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