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鹏辉能源与电工时代在济南进行战略合作签约,这标志着双方正式携手开启合作新征程。
而今年9月以来,宁德时代与阳光电源,亿纬动力与固德威等相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表明,电池企业与系统集成或新能源领域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之前的普通供应链关系,进而寻求深度捆绑,协同进击储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工时代与鹏辉能源这次合作中向外界透露的信息显示,电工时代愿意将鹏辉能源作为唯一绑定的钠离子电池应用实证合作关系,在各类储能电站、移动储能车等各类储能产品上,开展系统设计技术合作、产品开发合作、市场推广合作,共同开拓新的储能市场。
种种迹象无一不在表明,无论是电池企业,还是系统集成企业,在面对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储能万亿大市场时,倾向于选择一个固定“搭档”,彼此抱团共同抵御储能市场未知的风险、一起分享抱团后带来的“红利”。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称,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逼近500GWh,到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2300GWh,市场规模将超3万亿。
“储能战场的枪声还刚打响。”无疑,在这个广阔市场空间面前,要想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既需要在产品方面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也需要持续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
“是合作,又是抱团取暖”
尽管储能市场已经步入向上的初期规模化发展阶段。但储能市场仍面临着居高不下的锂价反噬、劣币驱逐良币等行业困局,以及被称为储能“阿喀琉斯之踵”的安全困局尚待破解。
而企业间这种抱团发展的思维则来自于储能行业的“寒气”所逼。在外界看来,储能已经进入狂热发展阶段,然而表面的狂热之下隐藏着不少问题,让身处其中的储能企业不得不更为谨慎。
比如,储能行业近年来承受锂价居高不下的现实压力。今年上半年电池企业普遍面临着储能行业过高锂价不好传导等问题,一再“牺牲”毛利率,导致各电池企业半年财报被热议。
而系统集成等企业更是面临着储能行业仍对初始成本敏感的初始发展阶段,让行业一度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危局之中。
此外,全球范围内电化学储能安全事故频发,让身处储能赛道的企业始终紧绷一根弦,从而呼吁专业靠谱的常态化供应链关系。
所以,这样的抱团发展,不论是对宁德时代、鹏辉能源、亿纬动力等电池企业,还是对阳光电源、电工时代、固德威等企业,都有加固自身“护城河”的作用。
在这场合作中,系统集成商“缺芯”之苦尤甚 ,若有稳定可靠的电芯供给,那么其在进击市场时将无“后顾之忧”。
“是合作,也是资源互补”
鹏辉能源集团总裁甄少强对于此次合作公开表示,电工时代在智慧储能系统的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和智能运维服务等业务领域具备良好的商誉和技术实力,希望通过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在储能、综合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电工时代董事长、总经理秦伟也表示,电工时代需要像鹏辉能源这样的合作伙伴。这次签约,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品牌、资源、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在储能、综合能源、智慧能源等相关产品方面合作,携手共进。
同样,宁德时代与阳光电源,亿纬动力与固德威等的合作也提到了“资源互补”。
比如在亿纬动力和固德威合作中,固德威作为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可为家庭、工商业用户及地面电站提供智慧能源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而亿纬动力拥有电芯研制与系统集成核心技术,可提供从电芯、模组到系统及BMS的全面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合作双方可利用各自在技术、供应保障及市场方面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应对爆发式增长的储能市场。
“是合作,也是加速进击”
从近来的市场动态来看,储能产业已经处于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状态。比如电池企业动辄几十亿的扩产,各企业不得不奔跑起来。
其中亿纬锂能自今年3月以来,相继在湖北荆门、四川成都、云南玉溪、湖北武汉东湖、辽宁沈阳等城市投建年产超260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亿纬锂能的电池扩产只是行业发展的“缩影”。
事实上,储能市场巨大的需求已经促使大批电池企业“加码”储能赛道,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均加大步伐进击储能市场,其中鹏辉能源几乎全力出击储能市场,官网已经对外宣传“专业储能电池制造商”。
总的来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选择与系统集成或逆变器企业合作,也表明了其进击储能市场的决心。同样,对阳光电源、固德威、电工时代而言,与电池企业深度捆绑,既保障了其进击储能的“粮草”,也将加速其进军储能市场的速度。
在高工储能9月份出炉的高工储能 | 宁德时代与阳光电源互加“好友”背后四大看点一文中,高工储能分析道,未来将有更多储能产业链企业加入这种合作模式中,以“成立合资公司”或“战略合作”等方式,共同出击全球储能市场。而亿纬锂能与固德威,鹏辉能源与电工时代,在短短一个月内,也开启同样的战略合作步伐。
毋庸置疑,未来这种战略合作模式或将成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抱团合作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