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不再是一句口号,当动力电池回收价格飙升10倍后,这个市场显然成为人们眼中的聚宝盆!
动力电池回收价格飙升10倍
碳酸锂等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加速上行直接导致废旧动力电池价格飙升,一个新的风口已经出现……
近日,碳酸锂现货价格续创历史新高。上海钢联数据显示,11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3000元/吨,均价达到57.90万元/吨,续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各品级的氢氧化锂价格有所上涨,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上涨2000元/吨。
华西证券表示,当前时点,正处于产业链全年最旺的时候,叠加三四季度的青海盐湖端季节性减产以及锂盐厂的检修安排,预计供给将愈来愈紧,不排除今冬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涨至60万元/吨以上的可能性。
而碳酸锂等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加速上行也直接导致废旧动力电池价格飙升,折扣系数倒挂。部分电池的折扣系数(废料价与新货价的比)在去年最低是60%左右,今年普遍升到100%以上,甚至是有些废料价格飙升超过200%。
红到发紫的“退役”动力电池生意
疯狂上涨的价格,自然为行业带来不错的生意,以动力电池回收龙头企业格林美为例,其今年前三季度回收动力电池超12000吨,同比增长130%,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而在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动力电池回收前景可预期的双重驱动下,车企纷纷入局掘金千亿赛道。
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新增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分别为1196家、1424家、1883家、3840家和2.49万家。今年以来,电池回收更是成为各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仅前9个月便已新增近3万家企业,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共计6.4万余家。
扎堆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企业主要分为资源类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回收企业和车企四类——
·资源类企业:今年7月,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宣布,在华成立动力电池回收合资公司,废旧电池来源为LG新能源南京电池厂,将利用华友钴业的基础设施,从中提取镍、钴和锂后再实现回供。9月,蜂巢能源通过100%控股的藤青青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与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常青藤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
·动力电池企业:今年9月,早早通过收购邦普领跑电池回收赛道的宁德时代,则牵手协鑫集团共同发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并探讨电池回收领域合作,根据重卡+储能应用场景,优化全生命周期电池成本。同期,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园邦普循环项目试产、邦普时代项目开工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
·回收企业:今年7月,格林美相继宣布与山河智能、瑞浦兰钧能源合作;9月,携手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永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政府、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分别签署《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低碳产业园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温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金额分别为108亿元和22亿元。
·车企:今年8月,广汽埃安与赣锋锂业签署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锂矿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车载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等板块的合作。10月,爱驰汽车也与天奇股份、上海万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动力电池运营及服务生态体系构建深度的合作关系,携手共建新能源动力电池运营及售后服务体系,促进回收资源化利用产业闭环。
除了这些汽车行业耳熟能详的企业外,更多厂商也投入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大潮中。博萃循环不久前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将用于电池材料再生技术研发及符合欧洲、北美标准的核心装备的研制等。此外,昇科能源、杰成新能源、金晟新能源、恒创睿能、赛德美等多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也相继获得数额不等的融资。
众多企业和资金云集,让动力电池回收红得发紫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非正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特别是那些技术水平差的小作坊,不考虑环保问题,只需简单拆解、粗暴提炼就完成所谓的“回收”,而废液废料则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中去,造成持久而严重的污染。
事实上,这一现象已经在电瓶车电池及手机电池领域大范围长期存在,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但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大规模电池更换期,若海量退役动力电池得不到科学安全的回收处理,届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将十分可怕。
难以承受的成本压力
原材料和动力电池回收价格不断飙升的大环境,让车企压力倍增,而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同样也不一定赚到了钱。
近两个月来,废旧磷酸铁锂黑粉的折扣系数从七折迅速提升至近九折,每个锂点(1%锂含量)价格则从2.1万元涨至2.6万元,回收企业采购成本涨幅超20%,而同期产成品碳酸锂价格涨幅仅15%左右。三元废料因价值最高的锂元素不参与计价,折扣系数早已出现倒挂,极片废粉折扣系数由200%大幅攀升至近230%,近期钴镍价格下行致产成品亏损持续扩大,回收企业利润压缩较为严重,且更加依赖锂价上涨。
“如果剔除库存影响,甚至是做一吨亏一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坦言,近一个月来,废料上涨幅度明显高于终端产品,相当于回收企业每天都在溢价购买废料。好在目前碳酸锂看涨,大部分回收企业的做法是在加工成碳酸锂后,囤几天货再卖出,才不至于亏损。
在超负荷的成本压力下,很多回收企业开始放慢采购节奏。“据我了解的情况,近期很多回收再生企业产线都是不饱和运转,原料成本太高,采购不动了。”华中地区一位锂电投资人士告诉记者,此前市场稳定的时候,电池回收行业毛利水平大概能维持在20%左右,现在大部分企业已经降到了个位数,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回收系数超过220%之后,我们就停止采购三元废料了。一来利润太薄,基本就是做搬运工;二来锂价已经处于高位,没有必要去冒险,不如转向更为稳健的回收市场。”面对价格波动极大的市场,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也感到有些无奈。
上下游花式捆绑探索商业闭环
在持续高涨的价格走势和可预期的市场前景下,回收产业链上下游战略合作迅速升温。
近期,“废料换原料”商业模式逐步兴起,电池厂、车企与回收企业共建产能、共建渠道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股权捆绑等深度绑定亦不鲜见。
业内人士表示,此轮原料价格上涨势必会加速行业洗牌,未来回收企业“朋友圈”的广度和深度将直接决定发展空间,唯有掌握足够多的回收渠道,并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打造价值闭环,方能在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潮来临时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