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双碳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相关的行业是未来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最有爆发力的领域。新能源领域中,汽车、电池、电力等产业都在经历着新的变革。
其中,电力产业的变化主要在于从煤电到绿电+储能。也就是从煤电进化至绿电,而绿电大多不稳定,因此需要先存储起来,这就涉及到了储能。
其实储能发展的底层原因,是在于解决全球电力供给和电力需求的不平衡问题。
传统的天然气、煤炭发电除了不环保,而且在2020年以来价格骤升,因此通过平价、环保的绿电来替代成为主要解决方案。但是绿电产生的时间不稳定、质量不稳定,因此需要一个“充电宝”先存储起来,也就是储能设备/储能电池。
而来政策上的极大关注和明确指引,使得储能成为一条具备高确定性及高成长性的赛道。
进入2022年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持续出台(具体如下图)。除了顶层设计外,地方性执行细则进一步加速了行业发展步调。6月,仅地方性储能政策就发布了48条,主要涉及储能补贴、储能装机规划、储能设施建设等方面。
我国新型储能重要政策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山东能源局网站,国海证券研究所
行业规模方面,据光大证券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0.45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1.3亿元左右。此外公开统计数据显示,如各地新型储能规划的项目全部到位,按照新型储能平均每GW造价40亿元计算,四年内将新增投资额将达到1500亿元。
就目前而言,强制配储是我国储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就是国内储能需求主要来自于强制配储政策的驱动。因此,储能需求快速增长的关键在于“绿电+储能”的综合收益率,综合收益率越高,自然更有吸引力。这一关键指标又可以拆成两个关键因素——降本、增收。
因此,投资主线便清晰了——
一条围绕着将本,成本竞争是核心。由于储能商业模式仍处于完善期,国内储能短期仍难单独盈利,目前更重视控制初始投资成本,成本控制力更优的企业更有优势。相关企业包括南都电源、上能电气、科华数据、盛弘股份,等等。
一条围绕着增收,客户资源优势成为短期竞争重点。国内储能集成企业众多,国内独立储能预计渐成主流,投资运营发展阻力最小的方式是由发电或电网的央/国企来投资运营,因此客户资源优势预计是储能EPC和集成商竞争重点。相关企业包括南网科技、南网储能 、许继电气 、平高电气、国电南瑞、宝光股份、新风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