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套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通辽市完成建设
近日,记者在电力分公司“源-网-荷-储-用”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创新示范项目建设现场看到,随着各项系统成功调试,项目建设已至尾声。
守护好祖国北疆靓丽风景线,加快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为实现风光火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推动高载能产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通辽市电力分公司秉承内蒙古公司“绿色效益再翻番、低碳智慧创双一”转型战略,在混合式储能项目领域持续深耕。
“我们这一共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储能,已经全部顺利的建设完成。作为升级版霍林河循环经济的‘新军’,我们的储能项目融入产业链后,不仅能够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实现储能富余电量和填补电力缺口的目的。同时,也为霍林河循环经济大比例消纳新能源的作出新的贡献,为探索适用于这个霍林河循环经济电网长时储能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际数据支撑。”电力分公司B厂厂长张玉江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霍林河循环经济“源-网-荷-储-用”多能互补项目是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根基,在通辽市重点推进的创新示范应用项目。项目储能部分投资4600余万元,分别建设1兆瓦/6兆瓦时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1兆瓦/2兆瓦时液冷锂电池储能系统和1兆瓦/0.2兆瓦时飞轮储能系统三套不同系统,共安装34台由国家电投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容和一号”电池堆与四组储罐组成的储能系统,34台电池堆均来自于自动化产线生产,系统可提供长达6小时的储能时长。本次调试的完成标志着全球首套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完成建设,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路线迈入兆瓦级应用时代,将刷新全球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最大容量纪录。
“我们的储能系统投入之后,将实现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度,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清洁高效的运能,进而实现霍林河地区‘源-网-荷-储-用’协同运行,助力循环经济发展,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张玉江说道,混合式储能项目很好的补充了“风、光、火”其他能源的不足,公司未来将狠抓节点计划,加快施工进度,早日实现“源-网-荷-储-用”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创新示范项目整体竣工。
“源-网-荷-储-用”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创新示范项目作为通辽市清洁能源产业重点部署工作,实现其区域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未来将为通辽市立足工业强市不动摇,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作出有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