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EA发布的Electricity Market Report 2023显示,在2023-2025年间,中国占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的45%。预计到2025年,中国在全球电力消费中的份额将升至三分之一,而2015年为四分之一。未来三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70%将来自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组合中的比例预计将从2022年的29%上升到2025年的35%。在可再生能源大幅增长的同时,还需要加快对电网的投资,并灵活地将其成功纳入电力系统。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我国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高,已达到42.4%。根据预测,2030年和2060年,我国风光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分别达到42.7%和64.4%。
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点,新能源装机占比大幅增加,电力系统平衡难度加大,面临新能源“保消纳”和“保供电”的双重挑战。除了传统的供电充裕性保障需求外,省内对于调节灵活性的需求更加凸显,对储能等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资源提出了迫切需求。
为了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提高电网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储能具有双向调节能力。
储能的成本评估标准涉及度电成本、里程成本。
储能可参与多个协作的电力市场,包括电力、调频、备用、容量等。
储能参与调频市场:申报里程报价;参与电能市场的储能,同时申请调频容量报价;对调频里程报价、调频容量报价按照调频性能折算;由于储能响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折算后更容易中标,有利于从调频市场获得回报。
在政策、市场日趋成熟的大趋势中,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