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瞩目的两会已拉开帷幕。今年两会,来自石化行业的代表委员们带来了多项提案议案。据了解,全国人大代表,华阳新材料集团化工研究院化工新材料研究室主任童明全将在今年两会上提交《关于促进山西省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背景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下游旺盛需求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实现高速增长。根据行业协会测算,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500 GWh左右,其中储能电池产量达到140 GWh左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300 GWh左右,同比增长在50%甚至100%以上。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强劲增长,锂资源短缺所带来的能源安全、价格攀升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资源方面,我国的锂储量只占到世界的6%,目前80%锂资源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的风险。在价格方面,2022年国产碳酸锂平均价格约50万元/吨,较2021年均价增长近3倍。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原理、结构类似,优势主要在两方面:第一,钠的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不存在受限、禁运可能,且成本低廉,资源的自主可控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第二,钠离子电池高低温性能优异,无过放电特性,允许放电到零伏,安全性能更好,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虽然钠离子电池目前的能量密度较低,约140-150Wh/kg,是磷酸铁锂电池的80%左右,但提升速度很快,预计未来将非常接近甚至超过磷酸铁锂电池。
因为钠离子电池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它将与锂离子电池共同支撑起庞大的动力及储能等市场。大力发展钠离子电池不仅具有广阔的商业运用场景,更重要的是它将有利于我们摆脱未来完全依赖锂离子电池所带来的资源困境,为我国能源变革和产业安全保驾护航。
二、产业现状
目前钠离子电池正处于产业化技术攻关及推广示范应用的关键时期。2022年6月,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钠离子电池等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和核心装备攻关,推动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快速发展。以中科院物理所技术为支撑的中科海钠公司率先开展了涉及电芯、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钠离子电池全技术链的产业化开发工作。宁德时代、山东章鼓、传艺科技、多氟多、浙江医药等上市公司也纷纷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
山西省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与中科海钠合作率先于2022年在山西省建成千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1GWh钠离子电芯及电池包生产线项目。山西省于2022年同时引进了多氟多2万吨六氟磷酸锂(钠)项目、厚生新材料公司8亿平方米隔膜项目。加上华阳集团已有年产12万吨的铝板材/铝箔生产线及与中科海钠合作建设的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系统,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及示范应用初具规模。
与应用广泛的锂离子电池产业相比,钠离子电池存在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小、产业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成本高、市场接受度低、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急需政府指导支持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
三、建议
1、建立钠离子储能示范电站带动钠离子电池产业链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2022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12079.5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4013.52万千瓦,占比达33.23%,但主力仍是火电。作为能源优势的大省,山西缺缺少储能产业,无法保障火电及新能源电站的经济、高效运行。因此,建议国家支持山西省建设钠离子储能示范电站,以产业示范应用带动钠离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山西省钠电产业联盟。
2、出台专门政策支持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支持储能电力顺利接入国家电网、支持储能电力在削峰填谷的同时享受绿电价格,以促进储能产业发展。
国家税务部门可提供税收支持政策,如可对钠离子电池免征消费税,以推动钠离子电池行业加快发展。
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可对钠离子电池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以及市场化应用等环节制定和出台相关资金扶持政策。比如支持山西省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企业或区域围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建议给予以钠离子电池为主要动力的载人、载货及工程车辆一定的购置补贴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