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6日,广东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培育绿色能源新增长极, 加快海上风电重点项目建设,拓展海上风电装备等产业链发展环节,适度发展太阳能光伏、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领域。加快推动研发创新平台、孵化载体等提质增量发展。
打造海上风电科技创新试验区
打造以阳江高新区为核心引领,以阳东经济开发区、阳西高新区为两翼支撑,全链条布局、强创新引领、多平台支撑、优政策扶持的“海上风电科技创新试验区”。构建全产业链条,强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风电能源生产等环节发展优势,持续拓展运营维护、智慧能源管理、检验检测、海工装备等相关环节。
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积极争取高能级海上风电创新平台落地阳江,强化与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等的创新协同,构建海上风电创新平台“四梁八柱”,形成国内最密集、最高水平的海上风电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产业支撑平台,高水平打造广东 ( 阳江)国际风电城,建成面向全球的海上风电母港、国际风电工程试验中心、全球风电质检与认证中心、海上风电智慧大数据中心和海上风电集中运维中心等产业支撑平台,建设一站式海上风电安全实训基地。
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落户广东阳江
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谋划建设专属经济区近海深水区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开展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集中送出示范工程、漂浮式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海上制氢综合开发示范工程、海上风电应用场景创新工程等,争取“储能+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政策支持;研究出台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人才政策等。
海上风电装备攻关方向
依托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和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海上风电装备创新能力,重点突破海上风电整机及关键零部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开展海上风电装备材料、运维等相关技术研发。发挥产业基础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高端数控机床、紧固件、海工装备领域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海上风电整机。开展大容量、抗台风、漂浮式海上风电整机产品研发,提升整机总体设计技术水平,加强电控、传动、发电系统集成设计,突破超紧凑半直驱技术、超低风速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展永磁电机技术、高温超导技术在海上风电装备领域的应用研究,降低风机尺寸及整机重量,实现大兆瓦风机轻量化、小型化。加强海上风电机组防腐、防盐雾、抗台风、防雷技术研究。
海上风电零部件。开展大兆瓦风机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重点研制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叶片、轴承和发电机等关键部件,重点突破叶片先进气动设计技术、先进叶片结构布局与胶结优化设计技术、叶片气动-结构- 气弹-载荷一体化优化设计技术,以及叶片高精度气弹预测与稳定性分析、抑制技术等。开展专有单主轴承同步永磁发电机技术、高性能抗台抗腐主轴承、大兆瓦六自由度传动链等技术的研究。
海上风电装备材料。研发新型海上风机抗腐蚀材料,针对不同结构的腐蚀特性和防护需求,开发用于机舱、叶片、塔筒、桩体的防腐材料,满足海上风电长期防腐的需求和对防腐材料的环保要求。着力突破叶片材料关键技术,重点研发高性能橡塑材料、高端碳纤维、高性能改性环氧树脂 等材料用于叶片制造的相关技术。研发新型海上风机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及高分子有机填充材料,提高灌浆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和强度,提高风机结构的密封性。
海上风电装备配套技术。谋划建设机舱振动试验平台、变桨/偏航轴承试验平台、超大叶片试验平台、六自由度整机试验平台等测试平台,为风机、叶片及相关大部件研发提供先进的测试条件。开展海上风电装备施工技术研发,重点研究高频振动打桩技术、水下垂直盾构关键技术等。
绿色能源产业攻关方向
风能。着力开展海上风电安全相关技术产品研发。重点突破发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与检测技术,开展多兆瓦级大型机组的自主设计,大型风电场优化运行与智能维护技术,风电场群优化调度技术,风电并网及数字化调控技术等核心技术研究。面向高功率风电机组,开展全尺寸、全工况风电机组检测、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研究。开展海上浮式风电场电气系统设计与运行技术、海上风电场低电压穿越技术、海上风电场施工建设技术、集电与输送技术、海上风电风险防控与监测预警技术等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海上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技术,实现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快速自动调频及风电场无功功率与电压调节。加强海上风电大数据技术研发,围绕风机运行、气象、水文、海洋地质等方面,开展海上风电大数据实时分析挖掘与应用技术,形成海上风电大数据分析模型、应用分析方法、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提升风电大数据服务效益,开展风电场智能化与信息化改造,海上工程项目选址勘测,海上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海洋生态环境监控等应用示范。加强精细化预报和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建立精细化海洋环境预警保障体系。加强海上风电多能互补研究,开展风储系统联合、风电制氢等关键技术攻关。
核能。开展三代核电技术优化、核电安全运营、智能核电改造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围绕高级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 ( ACPR1000 ) 开展技术优化,提高核电安全率。突破陆上小堆和新型快堆在严重事故下的核应急与响应技术、核探测技术及设备研制。开展核电站寿期延长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核电厂复杂严苛条件下的智能翻新、设备整体更换、多功能远程操控、老化 (故障) 在线监测等关键技术。
太阳能。加快突破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 ( PERC ) 技术,推进高效晶体硅电池、新型纳米离子电池和浆料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碲化镉( CdTe ) 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化合物半导体薄膜电池、薄膜电池集成应用技术 ( BIPV) 以及逆变器、智能组件等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探索基于等离激元效应的光能新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
氢能。重点开展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及其系统集成的技术攻关。开展质子交换膜/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大规模风光电制氢、核能制氢、光催化制氢、电催化水电解制氢等前沿制氢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电解水制氢、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等氢源低成本高效制备方法。开展安全、低能耗的低温液氢储运,高密度、轻质固态氢储运,长寿命、高效率的有机液体储运氢等技术研究,研究氢气长距离管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