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马斯克用一个新项目,证明“宏图3”(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固定储能)构想,不是忽悠。
这一天,特斯拉正被重用的高级副总裁朱晓彤和上海常务副市长吴清,共同见证了特斯拉超级储能超级工厂的签约仪式。
1
花相似,味不同
该工厂仍在临港,规划生产的是面向商用的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产能1万台电池组,储能规模40GWh。该厂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
如果成功,又是一个上海速度,又为上海创造了另一个千亿产值。而上海方面的措辞则是,“上海服务、临港速度”。
特斯拉这次签约新项目,和2018年谈电动汽车超级工厂时,环境已经大不相同。特斯拉进入中国做电动车的时候,中国电动车产业链还不够完善,特斯拉带来了一些技术标准和设计经验,重要的是其需求,拉动并组建了一条围绕着其运作的供应链。
现在,全世界光伏产业已经到处开花,中国光伏硅片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光伏摆脱“垃圾电”帽子的,正是储能。
绿色的风光能源,因为它靠天吃饭的波动性,对电网净负荷来说都是“垃圾电”。电网对负载和供能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有严苛的要求。以前都靠火电调峰,而继续发展火电,与减碳目标相悖。因此,储能就应运而生。当前发达国家市场上,4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是需求的重点。
因为美国、澳大利亚电网的拉胯(英国稍好),特斯拉Megapack电池正成为这些地方最受欢迎的储能产品,特斯拉在这些市场没有对手。
特斯拉在临港即将开工的储能工厂,规模很庞大。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速达170%。如此算来,特斯拉工厂占据了去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大概30%。
2
认知两极化
对于特斯拉电动车,不管是如何看待这个产品的,对特斯拉本身的江湖地位,认知基本是一致的。有意思的是,对于特斯拉储能业务的地位,认知趋向两个极端。
一种看法认为,特斯拉储能是这个赛道的头部玩家。2022年,特斯拉在储能和光伏上收入达到39亿美元,增速40%。
而中国国内A股323只储能概念股,其中“派能科技“号称第一股,其2022年前三个季度营收接近36亿人民币。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摊算到全年,不过7亿美元的样子,和特斯拉的储能业务没法比。
从营收角度,不管面向光伏电站的Megapack,还是面向居民的Powerwall,特斯拉产品在全球范围,都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后面会谈到。
特斯拉很愿意把澳洲的350MW规模的储能电站项目,拿出来作为商业成功的例证。确实,和现在火电机组动辄1000MW相比,350MW似乎也不是很大。
这个认识是不妥的。在光伏领域,50MW就不算小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光伏并网12GW,这里面大部分都是100MW的光伏电站。所以特斯拉给澳洲光伏项目匹配了350MW的储能,还是值得炫耀一番的。
另一种说法认为,特斯拉储能业务的竞争能力,放在中国,就不够看了,这就要谈到中国的特殊性。
中国两大主力电网的普遍性和可靠性,让即便是偏远山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便利的基础设施。面向居民的储能,在中国缺乏业务扩展空间;而商用储能,则存在价格竞争力问题。
和电动车一样,特斯拉也是储能的系统集成商。但是和车不同的是,储能电池日益与电动车所用的动力电池,从外观到设计、从控制技术到商业逻辑,都分化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方向。不过两者的技术基底和生产逻辑,几乎毫无轩轾。
储能电芯与动力电池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更重视循环寿命,对车载动力电池非常计较的体积(其实是功率密度),不大在意。
国内的电池单体(电芯),基本形成了大单体路线,从280Ah到560Ah,也就是一块电池包含1度电到2度电,这和车载动力电池,已经大不相同。
相同的部分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供应商,所有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也都是储能电池的大生产商。和车载电池一样,做储能业务的特斯拉,也是这些供应商的下游客户。
当前储能领域产业链已经足够成熟,特斯拉很难带来新东西,它是来蹭成熟产业链的。即利用中国的大规模、低成本、高可靠的电池供应,组成产品,出口海外,打遍欧美无敌手。这多少沾了了中企(主要是集成商)出海有门槛的光。
而电芯、逆变器、集装箱(组成机组的外壳)、电缆,特斯拉统统采购,组装成产品完事。唯一其真正自产的东西,就是一套控制系统(类似于车载的BMS,只不过控制策略不同)。
对于个人消费者,特斯拉名气大挺有用;但对于电网储能的B端客户,这套营销手段可谓毫无用处。
电网采购储能走的是招标流程,几十个参数(电芯循环次数、高低温性能、安装、维护、管理)报上来就完事了。特斯拉Powerwall的壳子造的确实精致,但电网储能集装箱就是一个带散热的大铁壳,外观根本不讲究。特斯拉在中国走竞价,第一轮就会被刷掉。
3
产业链融合
也有人认为,储能所用的电池,可以承接退役的动力电池。
特斯拉临港电动车工厂,2018年夏天签约,2019年初开建,当年末第一辆车就下线了。而在2018年的时候,进口特斯拉已经开始上量了。现在2024年开始生产储能设备,刚好最早一批进口特斯拉电池开始迎来退役潮,是否准备拿回收的动力电池做储能电芯呢?
前些年确实有这些考虑。有些小型储能设备(比如离散居民点、村落所用的孤立设备),的确用了退役动力电池。靠回收动力电池,一个是来源不稳定,另外关键的是这些电池已经不满足大型专用设备的需求了。一句话,并网储能设备,必须用专用电芯。
不过,根据国家法律,主机厂需要承担退役电池的处理责任。主机厂倾向于将这些电池还给电池厂,由后者组建专业处理工厂,运营回收生产线。最开始的时候,这些电池都是无偿给予电池厂,后来正极材料价格涨了,电池厂必须花钱收购退役电池。
现在情况又反转了。截至目前,退役电池和生产过程中不合格的动力电池,最常见的去处,不是充当储能电芯,而是直接拆解,电池材料部分回收(通常是有利可图的正极金属),其他部分做无害化处理。
但是,储能产业链仍然是与电动车产业链有密切关联的一体两面。
储能与动力电池实际上共线生产,无须单独建设生产线。这让电池生产商能够根据两个区隔但有联系的市场需求,规划产能更有余裕。比如动力电池需求走低,可以将产能更多地向储能倾斜。后者的整体需求虽然仍小于前者,但增速比前者快。
而特斯拉作为系统集成商,一直同时介入两个领域,现在它在中国的产能把两个链条串起来。虽然打的是可持续能源供应这个旗号,但对于远离高速公路、远离电网调配的偏远地区,风光与储能设施连接,可以为电动车提供能源支持。
这对于美国、澳洲等国家有现实意义;对中国而言,价值较低,因为中国电网覆盖不到的公路已经凤毛麟角了。
换一个思路,即将车载电池能源、储能设施,都作为能源网络的一部分,低碳甚至零碳模式的功能方式,就建立起来。
在业务层面,它们互相支持、互相赋能。像比亚迪、长城这种兼具电池供应商和主机厂的企业,介入储能业务,其实比特斯拉更具成本优势。
只不过,国内储能市场主要面向B端,吃规模的程度,甚至超过动力电池,毛利率偏低。他们暂时做的愿望不太大,但如果电动车增长陷入瓶颈后,这条电池产能的第二出路,就凸显出现实价值。
特斯拉在上海建立储能工厂,本意是利用国内相关产业链优势,强化自己在欧美市场的竞争力。上海方面因为工作机会和税收能留在境内,非常乐于合作。
特斯拉这一举动,也给两个产业进一步融合,创造了一个现实样板。从这个角度看,特斯拉储能国产化,有不亚于当初电动车落地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