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新兴市场疾速崛起
近两年,我们目睹了全球户用储能产品市场的快速变化。尽管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仍然是主要市场,但由于电力设施脆弱且急需备用电源,一些发展中地区,如南非、东南亚、中东等,正在快速崛起。在这些地区,配备了柴油发电机和光伏电池的储能设备,使得电力自给自足成为可能,这为储能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对于这种发展趋势,中国的企业并未坐视不理。2023年4月,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非洲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展览会便有明证。这个展览会吸引了近500家参展企业,主要展示的产品包括光伏电池、户用储能设备和工商业储能产品。中国企业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只是通过销售和展览会等方式进军海外市场,中国的领头企业也开始考虑在海外建厂。例如,2023年5月18日,派能科技宣布,他们将与意大利公司Energy S.p.A.的合资公司在意大利建设储能工厂。这不仅有助于满足海外市场需求,也降低了由于供应链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新兴市场的独特吸引力
市场准入门槛低,快速进入市场。由于新兴市场处于产品引入的初期,他们的认证体系和产品要求相对较低。相比之下,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的产品认证严格,销售渠道已经相当成熟,而想要在这些市场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可能需要花费3-5年的时间。
市场竞争尚未稳定,各类制造商都有机会。在成熟市场,头部企业已经在产品和销售渠道方面建立起了绝对优势。然而,在新兴市场,尤其是南非和东南亚,户用储能产品市场刚刚起步,大家都还有获得一席之地的机会。
新品牌接受度高,利润空间大。在成熟市场,新品牌往往难以进入。而在新兴市场,消费者对新品牌的接受度高,早期进入市场的厂商甚至能获得超额利润。
然而,新兴市场并非都是阳光和彩虹。尽管新兴市场的户用储能市场前景乐观,增长空间大,但由于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缺乏有效的监管政策,市场秩序往往容易被打乱。例如,大量企业涌入市场导致价格战激烈,部分厂家甚至以低价、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秩序。
储能价格战:市场的挑战与安全隐患
本土竞争对手增多,新进入企业尚未建立护城河。随着市场的快速增长,诸如南非等地方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本土户用储能品牌。这些品牌采取了采购国内电池进行组装,贴牌销售的策略,由于对本地市场更了解,且通常有充足的库存,它们往往具有比国内厂商的订单发货模式更大的优势。此外,一些新入市的集成商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由于在品牌和渠道建设上并无优势,他们往往只能通过低价来获取市场份额。
终端客户购买力相对较弱。因为户用储能系统的专业性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不足,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低价产品。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一些领先的户用储能制造商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了不同的价格策略。然而,部分中小制造商采用了一种短视的策略——以次充好,使用B品或梯次电池来降低成本,以抢占市场。这种做法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我们必须强调,安全性是储能系统的首要原则。由于当前尚无统一的户用储能电池标准,不同制造商的产品型号各异,使用低价、劣质产品可能导致充放电不稳定,甚至引发火灾或爆炸。因此,从长期来看,价格战是不可持续的,市场最终将回归理性,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只有那些拥有产品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市场竞争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