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荆门高新区抓住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成为全国动力储能电池产业示范园区。2021年11月5日,总投资463亿元的荆门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值将达千亿元。
巨资投入助推荆门高新区电池产业发展
荆门高新区正展现出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这个发展的势头得益于各类企业的积极投资和建设。在湖北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地上,300多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安装。该项目投入了52亿元的巨资,正在建设首期的8条产线,并预计将于9月正式启动生产。新投入建设的16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和涂覆膜生产线,投产后将有能力年产10亿平方米的锂电池隔膜和6亿平方米的锂电池涂覆膜。这种生产力的提升,无疑将为区域内的其他相关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不远的地方,湖北科达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也正在进行试生产。这个项目投资高达10亿元,旨在年产7500万套结构件,这一举动进一步展示出荆门地区电池产业的蓬勃生机。
另外,格林美公司,一家电池材料企业,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动力电池前驱体材料销量将达到4.5万吨以上,以确保全年销售目标达到20万吨。格林美公司在印尼的青美邦镍资源项目已经达产,同时,其在国内推进的循环再造新一代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使得该公司的年产能达到26万吨以上,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球前二。
荆门高新区的另一家公司新宙邦,以其全球第二的出货量和正在建设的年产能为28.3万吨的电解液生产基地,也彰显出了自身的发展活力。
今年1至5月,荆门高新区的锂电产业产值已经达到了193.9亿元,同比增长了30%。这个快速的发展势头与企业的积极投资和建设密切相关。在众多企业中,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无疑是引领者。近年来,该公司持续进行“高密度投资”和“高频次扩规”,每年都有新的项目开工或投产。今年2月,该公司六、七、八、九区工厂正式投产,使其产能规模达到了73GWh,同时,他们新增了108亿元的投资,用于开工建设60GWh的动力储能电池超级工厂。
如今,亿纬动力已基本完成了九个厂区的建设,形成了年产能125.5 GWh的动力储能电池及集成系统研发生产基地。一旦全面建成,亿纬动力的产能将达到212GWh,这无疑将对整个荆门高新区的产能提升产生深远影响。每天公司门前取货的卡车长队便是这种旺盛发展势头的最好证明。
共同构建一流的锂电产业生态
为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的布局,荆门高新区对照全产业链布局以及全生命周期培育的策略,重点引进和培育了包括三元前驱体材料、正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电芯制造在内的各类企业和项目。至今,已集聚了23家新能源电池企业,其中包括12家大型企业和8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共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动力储能电池全产业链,并构建了从“电池材料生产——电池电芯制造——废旧电池梯级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和完善的产业生态。
此外,荆门市政府对产城融合的重要性有深刻理解,致力于将荆门打造成一个宜居且富有韧性的智慧城市。因此,今年初,荆门市政府与亿纬锂能等企业共同签署了国际能谷·锂电小镇产业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他们以华为松山湖小镇为蓝本,计划投资252亿元,规划用地26.6平方公里,力争在3—5年内,将锂电小镇打造成“一流的锂电产业集聚区、一流的科技创新先行区、一流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荆门市的远景目标是将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打造成全国产能领先、配套最全、成本最低、循环利用可持续的产业集群,并力争到2025年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将亿纬动力打造成千亿级企业。这一目标不仅体现了荆门市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决心,也为亿纬动力等企业的发展描绘出了一个宏伟的未来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