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双碳”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战略背景下,甘肃新能源装机规模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
甘肃电网已具备典型“双高”特征的电网。据介绍,截至2020年末,甘肃全省电源装机容量5620万千瓦,甘肃新能源装机226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1.9%。包括水电在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9%。
据了解,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于2017年6月,±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工程贯通;2020年5月31日,±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贯通。如今的甘肃电网,通过1条±1100千伏特高压、3条±800千伏特高压和18条750千伏超高压线路与省外电网连接,加上目前正在推进的±800千伏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这将对加快甘肃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双碳”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甘电外送20个省(市),外送电量由2016年的145亿千瓦时提升至2020年的520亿千瓦时,年均增速37.6%,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由2016年的66亿千瓦时提升至2020年的148亿千瓦时,年均增速22.4%,为甘肃省新能源健康持续发展打通出路,极大加快了甘肃省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步伐。
为使国网甘肃电力适应“双碳”发展,从4月份开始,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展了“院士看国网甘肃电力“活动,他们为国网甘肃电力和甘肃电网更好服务提出宝贵建议。
创新观念,加强合作,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形成优势互补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大屏障,资源、区位和通道优势显著,特别是风光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达2亿千瓦,具备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开发的优越条件,这是甘肃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按期实现“双碳”目标和培育新的经济支柱产业的关键所在。
图为国网甘肃电力副总经理路民辉走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甘肃国网 供图)
针对甘肃新能源建设情况,中国科院院士周孝信指出,一是电网企业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发电企业、广大用户的沟通协调,主动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在规划电源的同时,统筹考虑电网建设和负荷配套,努力做到新能源建设“发出来、送出去、用得上”。二是要利用好祁连山脉水资源,在建设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最大限度解决好新能源送端电网调峰调频调压等问题。三是要积极推动氢能综合利用,氢能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通过把富余电力电量转化成氢能送出去,可以尝试在新能源富集地区率先建设示范工程,努力把“西电东送”变为“西能东送”。四是要深入研究新能源占比高,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的电网变化特性,充分发挥包括新能源企业在内的电力电子设备快速响应特性,综合施策解决好电网特性变化问题。五是要研究在新能源送端电网建设直流电网的可行性,用直流电网把西北部的风电光伏和西南部的水电综合利用起来,在送端电网形成“风、光、水、火”互补,为新能源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聚焦产业,创新科研,加快调峰和储能实践, 促进稳定运行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甘肃国网 供图)
用新能源发展推动农业技术革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认为,甘肃农业技术进步潜力巨大,农业发展对能源有很大需求,可将甘肃农业大省和新能源大省特点结合起来,用新能源发展推动农业技术革命,用农业生产负荷有效消纳新能源,探索出一条适宜于甘肃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甘肃国网 供图)
在创新科研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强调,一是充分肯定了国网甘肃电力提出建设电力系统理论研究实证验证基地的设想,要进一步开展科学系统的论证研究,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二是要主动协助政府部门拿出实施方案,基于“双碳”目标实现,从技术成熟度、投入产出比、社会承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科学分析论证,为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量化的实施方案和支撑。三是在国网甘肃电力提出八大研究方向基础上,充分了解存量水电的调峰调频能力,发挥好水电的调节作用。同时对甘肃电网负荷调节能力进行深入研究,真正实现荷网源储协调控制。四是要准确预判新能源发展不同时期对电网带来的影响,努力做到电网、电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五是建议新能源侧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并积极争取出台配套的相关政策。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甘肃国网 供图)
积极探索,加强运营系统稳定性建设,中国工程院薛禹胜院士指出,一是要建立电网精准模型,在不可复制的电力系统变化过程中如何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读懂故障特征信息反映的内容;二是提出一种新的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将最复杂问题简单化,用精确模型验证简化模型的思路,快速找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并实现对电网是否稳定的量化分析评估;三是破解电力系统的新问题新挑战,必须要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国网甘肃电力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借助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创新思路,进一步落实甘肃省在加快“双碳”目标上的部署,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助力甘肃电网高质量发展,实现国网“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