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电化学储能 » 储能系统 » 正文

青海绿电成为杭州亚运第二大电能来源

日期:2023-09-28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赵坤

国际储能网

2023
09/28
09:2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青海绿电 新型储能 储能系统

9月15日,以“绿色低碳·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记者从论坛获悉,近年来,青海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能源消费体系建设、多元储能打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推进全国“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了青海力量。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孟庆强在论坛上介绍,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发挥大电网配置平台作用,实现1.22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直送浙江,全力保障杭州“零碳”亚运。其中,青海绿电成为杭州亚运会的第二大电能来源。

打造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大数据中心

截至今年7月底,青海全省清洁能源装机达4273.6万千瓦、占比91.6%,新能源装机达3012.6万千瓦、占比64.2%,均为全国最高。1~7月,青海省新能源发电量268.2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46.7%,装机和发电量均超过水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在全力保障省内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服务全国绿色低碳转型。今年,青海绿电外送范围扩展至14个省市自治区,外送电量115.6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214万吨。杭州“零碳亚运”超过31%的清洁电能来自青海。

在本次论坛上,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发布了“数说绿电”成果。青海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钱庆林在成果发布时表示,今年7月1日,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建成投运,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绿电精准溯源、碳排放全景监测。

“绿电溯源是释放‘绿电’价值的必由之路。青海电力充分融合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数字化技术,可对电力系统每一秒的运行状态进行‘切片冻结’和‘画像’,实时监测园区企业绿电应用趋势情况,动态分析绿电生产、传输、消纳全过程数据,让每一千瓦时绿电都‘有迹可循’,让更多青海工业产品贴上绿色标签。”

据钱庆林介绍,他们联合中国电信创新打造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为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加快能源与数字的深度融合贡献了青海智慧。

“准确及时的碳排放监测,是开展碳排放‘双控’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开启‘以电测碳’的全新视角,通过挖掘用电量与碳排放之间的内在规律与趋势,构建起全省区域、产业、行业等6类电碳测算模型,测算准确率超过95%。”钱庆林说。

据悉,青海省已经实现了重点行业、园区、企业碳排放全景看、一网控,形成了“宏观助力政府看碳、微观服务企业测碳”的碳排放监测体系。

此外,青海电力联合省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打通金融机构共享企业碳账户数据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将企业碳账户数据纳入授信流程,提供差异化信贷政策。目前,金融机构已为5家企业发放碳减排优惠贷款8217万元,节省利息支出53.41万元,有效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

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作为清洁能源大省,青海发展清洁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青海省清洁能源资源品类齐全,是清洁能源资源大省、富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居全国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在论坛上指出,青海省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2585.4万千瓦,年日照时间达1900~3600小时,位居全国第二位,全省70米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200瓦/平方米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达7500万千瓦。全省未利用土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荒漠化土地约10万平方千米,新能源用地成本属全国最低之列。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新能源替代常规机组发电,给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充裕性、安全性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三大挑战。”郭剑波建议,应科学发展各类电源,加大水电开发力度、稳妥推进清洁火电建设、适当发展燃气电站,优化新能源发电结构。挖掘黄河水电调节能力,加快光热建设、支持风电发展、加大储能规模化应用。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推进储能以及抽蓄电站建设,充分发挥新能源顶峰作用及抽蓄削峰填谷作用。

此外,郭剑波还建议,要推进坚强电网建设,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机制研究,需要有系统思维、统筹考虑,强化顶层设计,引导新能源科学有序发展。

根据青海电力行业发展现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表示,支撑电源不足,电力保供压力大,系统调节能力有限等问题是当前青海电力发展中存在的隐患,亟须加快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立足本省调节能力缓解省内新能源弃电压力。

“有必要因地制宜布局一批新型储能系统,通过弃电高峰时段充电,在其他时段放电支撑夜间负荷来消纳新能源。”

杜忠明表示,青海需加强新型储能统一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以系统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统筹做好新型储能与其他调节支撑性资源的优化配置,按需发展多元化储能技术路线,优化应用场景、发展规模、布局及时序,源网荷储各侧多措并举共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新型储能规划作为电力规划的专项配套规划,同步建立常态化的评估机制和重大项目跟踪监测机制,滚动调整规划方案。

“同时,还要加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系统优化,优化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机制,研究建立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杜忠明告诉记者。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