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锂电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降本”如今已成为锂电产业链的主旋律。
一方面,受前两年扩产潮产能开始密集释放的影响,2023年开年以来,锂电产业逐渐被结构性产能过剩迷雾笼罩,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管理效率将是行业变革的首要方向。
另一方面,下游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增速减慢、需求趋缓。叠加市场结构转变下,消费者价格高度敏感的10万-2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最激烈的竞争阵地,价格战愈演愈烈。
在此背景下,上下游市场倒逼锂电全产业链规模化降本,极致性价比成为全产业链上下游的一致追求,也成为推动电池、材料、装备等环节技术创新和工艺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其中,电池方面,企业通过改变电池结构、创新制造工艺等方式使动力电池达到极致良率、极致成本,满足市场提出的新需求;供应链管理也是电池企业降本的重要一环,企业不断加强深化与上下游的合作,来减少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自身资产的风险水平。
材料方面,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甚至腰斩的背景下,材料企业一方面通过创新升级材料体系来满足下游厂商降本提效的需求,一方面不断深化一体化布局,提高自给自配率来减少成本压力。
装备方面,大规模制造时代下,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赋能电池生产制造的重要手段,也是设备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演化途径;在产品的革新升级方面,极致制造、降低能耗是衡量产品竞争力、技术工艺的重要维度。
电池端
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电池、充电桩三大行业进入阵痛期,作为占据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40%的核心部分之一,下游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降本需求加剧,这也成为电池结构和形态的不断创新和优化的驱动力之一。
其中,以46系大圆柱、长薄型刀片电池等为代表的新型电池逐渐起势,正构建出新的市场格局。
46系大圆柱方面,由于结构创新与材料体系能够实现更高效制造、更高性能、更低成本来满足电动化的需求,46系大圆柱已经成为行业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
据悉,中国头部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远景动力、兰钧新能源等均在技术上获得了实质性进展,量产进程不断推进。
长薄型刀片电池,除了比亚迪创新性的推出刀片电池之外,蜂巢能源自主研发的“短刀+飞叠”电池实现了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以及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制造优势,并拿下海内外多笔订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终端市场的里程焦虑、补能焦虑影响下,快充技术成为动力电池重要技术之一。在降本需求的驱使之下,磷酸系电池杀入快充市场。
8月,宁德时代发布了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并计划于今年年底量产、明年第一季度装车上市,目前已宣布与阿维塔、奇瑞、北汽极狐、哪吒等车企签订装车协议。
电池企业除了依靠本身工艺创新、提高制造良率之外,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也是降本提效的重要举措。
一方面,电池企业不断深化与上游材料企业、下游车企的战略合作,以此来保障在原材料价格波动的环境下材料供应稳定、产能有序消耗,从而减少自身风险;
另一方面,电池企业也会通过投资的方式向上游布局,纵深一体化战略。如宁德时代、欣旺达、国轩高科接连拿下海内外锂矿开采权,宁德时代、比亚迪投资磷酸铁锂龙头企业湖南裕能等。
材料端
2023年,在锂电行业整体进入结构性产能过剩周期背景下,开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一路走低,即便中间价格有所回升,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原材料价格仍维持在低点。
面对产能利用率、库存减值的影响,锂电材料端行业洗牌加剧。叠加降低成本的市场需求,无疑会进一步加剧行业内淘汰低端产能、缺少竞争力企业的脚步。
基于此,材料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加快了一体化布局的脚步,保障原材料自产供应,以发挥供应链成本优势。
例如在负极材料方面,自身积累势力雄厚的头部企业开始重金加码一体化建设,在拥有制造工序的核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应用进新型厢式炉推进降本,并且一体化产能逐渐爬坡。
从杉杉股份、尚太科技等头部企业的一体化产能建设情况看,头部企业的一体化供应率已在50%左右。
自主技术创新、推进材料体系的升级也是材料企业降本的重要举措,这在正极材料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在三元材料方面,在8系高镍三元材料逐渐推广应用下,以9系为代表的超高镍三元材料已经成为三元材料企业的重点布局方向。
从成本方面来看,高镍化直接改变正极金属配比,价格低的镍金属用量增加,且随着印尼红土镍矿的不断开采投产,预计硫酸镍的价格会大幅下降,进而减少了生产成本。
装备端
对于装备端而言,降本需求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产业链上游,如何赋能下游企业、尤其是电池企业在制造上实现降本增效;二是在市场竞争加剧的产业周期里,装备企业自身如何降低制造成本、风险成本。
在赋能电池企业上,技术创新一直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这在技术密集型的装备端体现尤为明显。
装备企业首先要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实现工艺升级革新,满足在电池结构、形态不断迭代升级的情况下提高电池制造良率的需求;其次,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也是设备升级的方向,缩短产能交付周期;最后,在“零碳化”、碳足迹追踪要求日益严苛的趋势下,低能耗、高精度、高效率的设备将更具备竞争力。
对于企业自身来讲,一方面,企业需要优化市场策略,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深度绑定大客户,与下游建立起稳定优质的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企业实现模块化生产,提高产品批次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提高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制造水平,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11月21-23日,2023高工锂电年会将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隆重举行,年会主题为“穿越周期 韧性增长”。届时,与会嘉宾将围绕锂电全产业链如何降本提效等议题展开探讨及进行市场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