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抽水蓄能发展的小认识
生活中,一个普通人成为明星、网红之后就会受到关注和追捧,人红是非多,好的、坏的、蹭热点都会一哄而上,都想展现自己的存在感。抽水蓄能作为近2年能源电力领域特别是储能领域的网红,受到各方关注也是自然,说你不好的、说你长得难看、揪着你缺点和错误不放的等等都是很自然的社会现象。作为从业者,我们要认真和理性的看待问题,要把抽水蓄能自己想清楚、看明白,结合当前抽水蓄能发展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也谈谈自己的小认识。为什么说是小认识,因为水平有限,研究不深,接受批判。
一问:抽水蓄能过热了嘛?
答:未必
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呢?
《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很多地方政府的浓厚兴趣。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单体投资额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强,这么好的东西,我家怎么能没有呢?赶紧把家里的地图拿来翻翻,结果发现:家底不好的发现能凑一个,家底雄厚的发现能搞一堆,于是就有了地方政府蜂拥而上的现象,有些地方还曾提出要构建全球抽水蓄能之都的概念。
作为地方政府的领导,为了促进自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本意是不应该质疑的,但是也将抽水蓄能的热度瞬间提高,粉丝数量也显著提升,进而直接引发了关于抽水蓄能过热问题的大讨论。
如果一台戏,只有演员没有观众是无法大规模传播的,热度也不会持续下去。但是这个时候,部分投资者的参与,将这个热度扩散了。行业大发展,传统抽水蓄能圈子的人想牢牢守住这块利益,熬了这么多年,终于有好日子过了,所以拼命阻挡外来者进入,技术有难度、安全有风险,没经验要出问题,没干过的要严控。外来者看到这块蛋糕,分析过后觉得技术上哪有难度,安全上哪有风险,我虽没干过抽蓄,但是抽蓄相关的兄弟工程,我干了几十个了,所以就拼命想进入这个圈子。于是就有了承诺纳规、承诺配产业、承诺抓紧开工的文书,本质上都想从源头切入进而实现项目后续利益最大化,这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在项目的认知上出现了误区。你看这个项目多好,有这么多央企、国企、民企来抢,原本不好的项目也被误导为好的项目了,这也加剧了关于抽水蓄能过热的讨论,都是“卷”惹的祸。
那么抽水蓄能是否真的过热了,我看未必。特别是投资人对抽水蓄能的认识不仅不热,反而越来越冷静。为什么这么说呢?《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发布后不久,各大投资主体开始了资源争夺战,谁都不愿意在抢资源阶段失去存在感,所以给社会也传递出了投资人很积极的现象。但是随着资源争夺基本尘埃落定,各投资人开始认真思考和仔细评估这些项目。
为什么大家开始冷静思考了呢?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还有所顾虑,主要顾虑:
一是当时阶段的电价机制能不能顺利落地,6.5%的收益水平是否能落到自己的口袋里。随着国家核定了已在建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后,特别是非电网企业的福建周宁项目获得收益后,这个担忧才逐步解除。
二是项目是否是优质的投资项目,是否在同区域有优势,是否在区域布局上更加合理,在有限的投资额度范围内如何实现投资人效益的最大化,这就有了对项目的筛选排序机制,部分质地不优的项目就被排到靠后的位置,这个自然管理的过程很重要,通过投资人自身的程序把关优化了项目推进的进程。
三是和电网公司的关系,如果这个项目和电网公司的相关想法和规划无法衔接,在实际工作中增加了巨大的难度,使投资人对项目的决心存在动摇。
四是投资抽水蓄能是不是最佳的买卖,6.5%的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不高不低,附加的额外收益也有限,不投可惜,投又没有太多诱人的地方。这些顾虑和担忧使得行业的发展更加理性。其实仔细想想也很正常,家里新开的商场开业期间人满为患、热度很高,好像不买点什么总对不起这个热度。但是过段时间就发现商场不再是人山人海了,顾客也变更更加理性。人是如此,行业也是如此。综合来看,现在投资人有热情但不冲动,所以不过。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如果出现设计资源不足、产业供应不够、大规模建设后闲置等问题,那说明行业发展是过热的。目前来看,产业链各段都在喊吃不饱,好像还没有拖后腿的,产业链的供给能力是充足的。不知道这个问题放在风光行业怎么看,估计用同样的逻辑说风光过热的话,可以说上不下十遍了。
综合来看,热是因为受关注,不能因为地方政府一头热,想大规模挤进规划、想上项目就谈行业过热。但是,我们也要认真面对这些问题,怎么思考在通过优化管理手段和方式去解决。总会有办法的,而且不难。
相反的,我认为在新能源资源丰富、国家未来要实现双碳战略重点发展的地区,不仅不热还偏慢了。因为自身建设周期长的因素,不能短期就体现效益,所以用短期发展的思维去看抽蓄,抽蓄跟不上需求节奏,永远是跟跑者。必须要有很大的前瞻量,要超前建设,要引领式发展而不能追赶式发展,那样就永远跟不上风光的节奏。
二问:抽水蓄能推高电价了嘛?
答:我不想背锅
投资建设抽水蓄能的费用会计入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并最终在用户电价上予以体现。表面来看,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是推高了用户的电价。但从背后的逻辑来看,可能抽水蓄能做了背锅侠。要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第一:实现双碳战略是否要付出成本?
答案是肯定的。
现有的能源电力品种非常有限,传统的能源电力品种具备规模的就是水电、火电和核电。这几个品种里面,火电体量最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贡献了巨大作用。就以火电老大哥为例进行对比,今后在满足电力系统需求增长上面,如果要实现用户电价不增长,按照等价交换的基本原理,就是要“风光+调节工具”与火电每生产一度电的代价要基本持平、功能要基本相当。目前来看是做不到的。
以一座120万千瓦的火电为例,年利用小时数5000小时,年发电量为60亿度,总投资在54亿元。按照对等的原则,如果要实现平稳的发出60亿度电,相当于要开发至少500万千瓦以上的光伏,相应的总投资要在210亿元左右(按照全国光伏利用小时数1200h,单位千瓦投资4150元左右考虑)。也就是说同样获取了60亿度电,新能源的总投资是火电总投资的4倍,这还仅仅是自身的成本,还没有考虑整个电力系统为了消纳光伏发电而增加的灵活性调节成本。同样的逻辑风电也是一样的。这些增加的投资怎么样实现收益,在用户电价上进行疏导是手段之一,涨价是必然的路径,这在德国这些新能源占比高的国家已经体现出来了。
可能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已经发展了5亿千瓦光伏、4亿千瓦的风电,用户电价没有大幅提高呢?其中原因之一应该是现阶段火电企业为此做了大量的让利,也就是说终端电价不大规模提高的情况下,新能源企业分享了火电企业的利润,回看这几年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的变化和利润报表就能看得出来,这也是为什么火电企业也在呼吁希望给火电项目实施容量电价以保证自身基本收益。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肯定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发展应该是要保障各电源主体要有合理利润基础上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目的,比如会建立畅通电价疏导机制,后续可能就不得不上调用户电价。
第二:如果要疏导电价,哪种方式最便宜呢?
这还得从促进风光大发展的路径来谈。现有的电力系统理论,是建立在交流电的基础之上的,风光的开发一定要和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紧密结合,只谈风光自身发展不谈系统安全的行为是走不通的。那么如何增加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呢?
一是优化存量
即对已有的火电进行灵活性改造、对水电进行扩机,通过优化已有电源的空间,增加电力系统的调节裕度。这种方式比较经济,值得推广,也是当前国家鼓励的大方向。但是短板是优化存量是有天花板的,这就意味着相应支撑的新能源发展规模也是有上限的。
二是发展增量
就是新建具有调节能力的电源,无非就是新建火电、新建水电、新建其他储能等等手段。这些品种里面,估计大规模、成体量的持续性新建火电是不太可能,毕竟双碳战略的本质是减碳的,总不能一边大喊降碳,一边又持续不断的大规模上火电吧。新建水电是可行的,但是总量有限,河流就那么几条,即使全开发下来也就那么多。那为了促进风光大发展,怎么办呢?毕竟这个大发展的规模不是小数,是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可能翻上5-6倍的大数。这么大的体量是需要找到可靠的增量调节电源去支持的。目前来看在可预见范围内只能是上储能。上储能又不能让用电成本大幅提高,又得让转型升级的成本降到最低,那怎么办呢?
不言而喻,上储能的最优选择肯定是抽水蓄能,毕竟抽水蓄能还是全生命周期最环保、经济性最低、最具大规模开发的品种。所以应该说,抽水蓄能是现有技术水平下,对风光大发展的最有利选择,也是可预期范围内对电价影响最低的最佳选择。所以说,抽水蓄能推高了用户电价这个锅不应该由抽水蓄能来背,反之,他正在默默地为风光行业的大发展贡献着低成本。
作为抽水蓄能的从业者和拥护者,看着抽水蓄能从少人问津到众人追捧,既开心也惶恐。就像每个家人都希望自己孩子茁壮成长成才一样,所以难免有护犊子的心态,不对的地方请批评原谅。
祝抽水蓄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