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们与车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战争”,不可避免要加速爆发。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两大巨头特斯拉和比亚迪,皆在电池领域有极深的战略布局。而其他只要有电动化野心的车企,几乎无一例外地将触手伸向了动力电池。车企造电池,动的必然是电池厂商的奶酪。
比如,雄心勃勃的特斯拉,今年6月其第1000万颗4680电池下线。未来该公司的4680电池产能将提升至1000GWh以上,其长期产能目标甚至要达到2000GWh、3000GWh。电池中国曾指出,届时特斯拉“有多少电池还需要外购”?恐怕已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曾几何时,在动力电池领域就掀起过“车企逃离宁德时代”的风潮,车企纷纷自建电池工厂谋求动力电池自主权。实际上,这几年这种风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吉利目前在电池领域的投资已超过1000亿元,累计规划电池产能超200GWh。其中自建电池工厂投资已超700亿元,包括耀宁、威睿、衡远新能源等多个品牌项目。在技术上,数据显示,吉利在电池领域提交的专利申请超 3000件。
而长城旗下蜂巢能源在全球计划建设十多个电池生产基地,到2025年其总规划产能将达600GWh,目前拥有电池专利超 2900 件。
01车企“掌控自己命运”
近期,车企自产电池似有爆发之势。12月14日,吉利旗下汽车品牌极氪发布全球首款量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金砖电池。据介绍,金砖电池体积利用率达83.7%,是目前全球体积利用率最高的动力电池(超过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和特斯拉4680电池)。目前金砖电池已经正式量产下线,并将首次搭载在12月27日上市的极氪007新车型上。
按照极氪的说法,得益于极氪自研的全域800V架构,金砖电池最高充电功率可达500kW,可以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增加500公里以上,快充速度比肩宁德时代产品。今年8月宁德时代发布的神行超充磷酸铁锂电池实现4C超充,能够做到充电10分钟,神行八百里(400公里)。
“电池非常重要,是电动车的基础,无论电池、电机、电控(三电),都是电动车的基础。极氪认为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未来想要形成竞争力,电池是核心、最基础的要素,这也是极氪未来发展的护城河之一。”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
就在极氪发布产品前两天,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竣工投产,同时发布弹匣电池新突破P58微晶超能电池。该电池采用广汽自主磷酸铁锂技术,寿命可以达到150万公里,循环次数大于等于4000次,而电池包能量密度则达到146.5Wh/kg,支持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据悉,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首期可实现6GWh产能,后期会将产能扩张达到36GWh。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广汽埃安旗下产品装配弹匣电池车辆超过65万辆,无一例自燃事件。
实际上,广汽自产电池战略布局已久,早在2017年广汽埃安首款自主开发EV电池包投产,同年启动动力电池电芯的自主研发和电芯试验线建设;2021年开始陆续发布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海绵硅负极片电池、超倍速电池等多项先进电池技术。如今,新一代 P58 微晶超能电芯投产,未来将赋能埃安与昊铂两大品牌车型。
“长期来讲,我们希望70%(电池)自己做,30%(电池)外部做。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不做电池赚不到钱。”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如此表示。
今年10月,蔚来宣布斥20亿元巨资成立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动力电池行业。据悉,蔚来正在自研4680圆柱电池和磷酸锰铁锂电池,其中磷酸锰铁锂电池将供给蔚来旗下车型及子品牌阿尔卑斯使用,4680电池预计2024年应用于蔚来第三代平台(NT3)车型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欧洲汽车巨头、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首个电池技术中心在意大利都灵开业。Stellantis表示,到2030年该公司计划将电池年产能扩大至400GWh。同时,公司还在努力确保关键的材料和化学品的长期供应,以满足电池产能扩张需要。
02自建电池厂成为趋势
车企自造电池的好处显而易见。天风证券认为,车企对车理解更深,车端需求可以直接穿透到电池;在研发过程中,电池和底盘同步开发,更易应用CTC等技术方案。除了自建电池厂外,不少车企还与电池企业合资建厂。
比如,今年11月,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深蓝汽车三方合资建立的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首款“金钟罩”电芯在四川宜宾下线。目前,金钟罩电池已装配长安启源、深蓝汽车等多款产品;未来由该厂打造的首款87Ah标准电芯,也将在长安多款产品上搭载。
今年7月,一汽与比亚迪合资的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主体已全部封顶,该项目总投资135亿元,最终将实现年产45GWh动力电池产能可为超100万辆车供应刀片电池;上汽集团与瑞浦兰钧合资的瑞浦赛克20GWh动力电池项目正式投产。
今年5月,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BEV 173Ah首批电芯产品下线。该产品作为吉利欣旺达纯电动战略的首款标志性产品,将装载于沃尔沃车型,后续还将拓展到极氪、SMART等高端车型。此前,欣旺达与吉利集团、浙江吉润签订动力电池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将建设年产能80万套混合动力电池。
不过,车企自产电池之路并非一片坦途。麦肯锡估算,车企需要在一个地区生产至少50万辆新能源汽车或电池生产达到15GWh以上,自产电池才有望形成成本优势。
尽管如此,车企自建电池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业内人士指出,置身在电动化时代,因电池成本占比过高,电池企业已经成为产业链中最有话语权的一环。从长远来看,整车厂不可能一直甘于忍受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