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单日蒸发130亿后,格力急了?
12月21日凌晨不到两点,格力电器突然发布了最新的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270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9.6%;营业总收入2050亿元–2100亿元,去年同期为1901.51亿元。
且先不评论数据指标如何,三更半夜发业绩预告,格力电器这波操作,实属罕见。
逼得格力“半夜鸡叫”的原因,主要在于12月20日格力股价刚刚遭受的暴跌,股价跌超7%,累计单日蒸发超130亿元市值。
而资本市场反应如此剧烈则可追溯到格力拟增持格力钛的大动作。12月19日晚,格力电器公告称,拟增持控股子公司格力钛的股权,日前已与12名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10.1亿元的价格受让格力钛约2.7亿股股份,占格力钛总股本的24.54%。
另外,公司计划在未来十二个月内择机开展公司协议受让27.53%格力钛股份事宜。
这意味着,格力电器计划全盘接收格力钛。那么,为何资本市场对这一收购并不买账?格力钛的“钱景”到底如何?
押注格力钛
格力钛的前身叫银隆新能源,原本是格力电器2016年计划进入新能源领域收购标的,格力电器曾拟以130亿元全资收购银隆新能源,但这一计划在当年的股东大会上被投票否决。
不过,作为格力电器董事长的董明珠依然没有放弃,随后她以个人身份投资,并且拉上万达、京东等公司。2021年8月,格力电器宣布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后来更名为格力钛)30.47%的股权,加上董明珠持有的股权,把它变成了格力电器控股子公司。
格力钛是一家集钛酸锂电池核心材料、电池、智能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
但事实上,在新能源领域,格力钛技术路线不算一家主流的竞争者,而且业绩依然处于大幅亏损中。
行业分析师表示,钛酸锂电池的优缺点非常鲜明,在一些特定的、小众的市场,钛酸锂是有存在价值的。但也别指望能把钛酸锂做得多大,因为它确实是小众市场。
即便如此,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一直以来对于格力钛都是相当看好。她表示,这个企业的技术本身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前老板给我摆一个坑的话,这是个非常好的企业。”
她还认为,格力电器的光储空用的正是格力钛的电池,电池的安全性对格力的光储空尤为重要。如果当时不收购,现在格力的光储空就没办法实现。
不过,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格力钛的营收是25.87亿元,净利润-19.05亿元。
今年上半年,格力钛业绩有所改善。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资产总额243.11亿元,负债总额242.45亿元;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0亿元,营业利润-1.42亿元,净利润-1.71亿元。也就是说,格力钛尚未走出亏损的泥潭。
且从受让价格看,格力钛估值41亿元左右,较2016年巅峰时期的130亿估值缩水接近70%。
钛酸锂的“钱途”如何?
董明珠看中的“香饽饽”怎么不香了?其实,目前来看,格力电器及董明珠似乎对格力钛的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今年6月中旬,在格力电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秘邓晓博曾表示,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持续发力,目前主要聚焦于光伏(储)空调板块、新能源汽车板块和锂电池板块的布局。其中在新能源汽车板块,格力钛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已在全国230多个城市运营。
据“格力钛新能源”公众号,格力钛“一种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在第23届中国专利奖中获得金奖,成为目前新能源行业唯一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的锂电池产品专利。
但从资本市场的反应可以看出,大部分投资者不认为格力钛值得增持。而且自格力钛被纳入格力电器合并报表以来,没有对格力电器的净利润产生过正向贡献。
业内专家分析称,钛酸锂电池在一些小众市场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它的优点特别明显,首先,循环寿命特别长,轻轻松松便能循环充电1万次;大功率快充性能很好;安全性高。不过,其缺点也很明显。“钛酸锂的能量密度低,现在也只有磷酸铁锂电池的一半左右。”
此外,钛酸锂作为负极材料时,电位平台高达约1.55V,钛酸锂电池的整个电压可能2V都不到。但石墨的电压是0V,这意味着,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压可达3.2V—3.3V。电压越大,能储存电量越多。用钛酸锂做负极材料,天然地会让电池储存电量变小,这是没办法改变的。
钛酸锂还有一个特点是贵。做的人少,想便宜都没有办法。但钛酸锂电池也有非常适合的应用市场:一、港口的吊车。电池功率大,能瞬间把货物吊起;二、在一些高海拔的地方,需要保障电力供应时,钛酸锂电池是个很好选择。
“只能找到一些它的优点适合的,同时对成本不敏感的(应用)市场。”业内专家进一步分析到,现在商用客车,用钛酸锂电池的也越来越少,因为价格下不来。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7年钛酸锂电池(LTO)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2022年我国钛酸锂电池市场规模突破5.5亿元。
作为白马股,格力电器拥有一批忠实的投资者,但面对这一交易,很多投资者在网络上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过,也有投资者认为这是格力电器在深化自己的新能源业务战略,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但从当天的股价表现看,明显不认同格力电器这一战略,“用脚投票”跑路的投资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