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储能大项目
近日,中广核又签了储能大项目。其拟投资36亿元在襄州建设高温熔盐储能供热及风储一体化产业基地。
熔盐储能作为新型储能技术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将越来越高,短时缺电力与全年富电量、系统灵活性不足与新能源消纳受限等问题将更加突出,而储能技术则成了破解能源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
比如,火电机组是中国现有装机中占比最大的灵活性调峰电源,随着中国电力系统波动性增强,火电机组需要提升运行灵活性,高温熔盐储热系统既能适应高温又能储热,非常适合火电改造。
此外,中广核还将在襄州区布局中广核襄阳区域总部产业基地。
截至2024年1月,中广核在运清洁电力装机容量超1亿千瓦,其中在运核电装机超3056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容量1324.6万千瓦,国内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超4500万千瓦,海外新能源控股在运在建装机超1300万千瓦。
下一步,中广核将锚定新增投产容量不低于1200万千瓦目标,全力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大项目开工建设。
02储能,越来越重要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这再次为发展新能源打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的迅猛发展,其间歇性与不稳定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因此急需配置储能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
新型储能作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在《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里,多次提及新型储能,并将储能的作用与电网调峰、智能化调度并列,也标志着储能将在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发展中发挥更核心的作用。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千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