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戈壁滩上粗砂、砾石遍布,一条条横卧的干沟上,耐旱植物点缀其间,在呼啸的风中不断摆动。这片广阔的黄土地,雄浑壮阔、粗犷豪迈的神韵让人记忆深刻。靠近目的地,抬眼望去,“绿色报国创新共享”几个大字,仿佛给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注入了坚守与奋斗的力量。
新华乌什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项目建设期全貌
新华乌什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项目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合雅光伏园区,总占地456.84亩,总投资约41亿元,预计2025年4月实现并网发电。届时,该项目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混合型化学独立储能项目,全国最大的全钒液流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以及全国单体最大的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
作为集“三个最大”于一体的能源充电项目,新华乌什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项目“蓝图”已显规模,在荒漠大地“熠熠生辉”。
高颜值“骆驼” 储能高效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慢慢透过云层,无边无际的荒漠戈壁霎时间亮了起来。
跟随项目负责人李昌权的脚步,走进全钒液流储能区,一排排白色的储能柜整齐划一。企业简介、企业文化展示、“工地安全漫画”长廊的打造令人耳目一新。“十牌两图”、警示标语时刻提醒施工作业人员牢记安全作业“十不准”,强化严格遵守红线意识。
李昌权介绍,全钒液流储能区内,下方稍大一点的集装箱,装的是电解液,相当于骆驼的身体。上方的两个小集装箱,类似于骆驼的驼峰,分别装的是冷却系统及功率柜。一个个全钒液流电池柜,远远看去,就像一匹匹骆驼。
“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跟我们平时开的汽车类似,可以想象成是发动机与油箱的关系。电解液好比油箱,加更多的油,代表着汽车能行驶得更远。功率柜类似于发动机,电网需要多大的容量,我们就可以给足多大的马力。电解液存储仓、功率仓,让全钒液流电池具备了高容量和高功率的特点。”李昌权表示。“乌什构网型储能项目建成投产后,全站每充电一次,可以存储200万千瓦时电,相当于30万户家庭一整天的用电量,是当之无愧的大‘骆驼’。”
全国产打造 以“质”取胜
此次混合型独立储能电站的建设实现了所有零部件100%国产化。大“骆驼”中国造,不仅标志着我国独立新型综合储能示范项目研发制造及运营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大规模商用的推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全钒液流电池由于电解液和功率仓分离,可以通过添加还原剂实现电池恢复到初始状态,达到循环使用的目标,这是传统电池不具备的优势。
李昌权介绍,磷酸铁锂响应速度较快,转化效率相对较高。缺点是温度较高时,有燃爆的潜在风险。在乌什构网型储能项目中,采用的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散热较好。刀片电池增加了散热面,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针刺,不会发生燃爆的产品。该电池转化效率能达90%以上。
该项目采用磷酸铁锂与全钒液流电池混合技术,分别承担调频与调峰功能。磷酸铁锂电池响应速度达毫秒级,可快速平抑电网波动;全钒液流电池寿命超20年,4小时长时储能成本更低。作为目前国内在建最大的全钒液流、磷酸铁锂混合型储能项目,其突破了单一技术的局限性,让二者的性能和效益实现了最大化。
“在新疆阿克苏建设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主要考虑到目前新疆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大,导致能源消纳和电网运行的管控压力不断增大。正因为电网有平衡功率的需求,我们决定从跟网型储能转变为构网型储能,更好地服务电力系统,助力电网提升运行效率。”李昌权表示。
构网型储能主要是为了改善电网,平衡电网。需要时放电,不需要时储电。构网型储能对电网构架形成了有力支撑,是改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一种措施。独立储能没有配套的光伏和风电,储能“储”的电来自于电网。构网型储能能够快速响应电网需求,随时调整输出功率的大小。而全钒液流和磷酸铁锂混合型储能突破了单一技术的局限性,让性能和效益最大化。
新华乌什储能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5.16亿千瓦时的新能源电量,节约标准煤约39万吨煤。届时,该项目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绿色充电宝”。同时,乌什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也将位列南疆前列、地区县(市)首位,为开辟疆电外送出口新通道奠定坚实基础。项目的建成,还将有效降低全疆新能源弃电率,解决阿克苏电网调峰调频困难和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
全身心投入 匠心铸力
48岁的李昌权,常年扎根工地,风霜雨雪,摸爬滚打。他的脸庞被岁月和阳光共同雕琢,略显黝黑,嗓音也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变得沙哑,但那份对工作的踏实与认真,却如同他坚实的身影,屹立不倒。作为新华乌什储能项目的掌舵人,李昌权在接手这一重任之初,心中便燃起熊熊斗志:“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国家级的标杆,干,就必须干出个样子来!”
面对这个全然不同于以往水电项目的新领域,李昌权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他探索未知的渴望。他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新知识,翻阅堆积如山的资料,不耻下问,向业内专家求教,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挑战的无畏,潜心钻研,全力以赴,只为将这项工程做到极致。
如今,谈及新华乌什储能项目,李昌权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熟悉,就像讲述自己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从项目立项的艰辛筹备,到用地审批的曲折过程,再到组织施工的紧锣密鼓,直至接到批复的尘埃落定,每一个重大节点,他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斗,是无数次困难的克服。但他的眼神里,始终洋溢着坚定与执着,那是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更是一种必成大事的坚定信心。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早已融入了他的血脉,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蓝图已经绘就,责任重于泰山。新华乌什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项目工程规模引领全国电力行业之最,亦将成为擦亮新华发电的新名片。该项目的建成,对保障新疆电网运行稳定,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