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越来越严酷的市场竞争以及愈发严格的备案手续,浙江工商业储能能否延续增长态势?
世界储能看中国,工商业储能看浙江。
走起!一起去浙江干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项目!
近年来,浙江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领先的政策扶持、完备的产业基础、强劲的技术创新实力及众多成功项目的示范效应,成为了工商业储能市场最受欢迎的投资“圣地”。
根据中电联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电化学储能电站新增装机规模180.5万千瓦。其中工商储一枝独秀,备案项目数量高达3500+,总规模超3.03GW/6.75GWh。
到了2025年,浙江储能依旧在快速发展。2025年1-2月浙江396个工商业储能项目成功备案,总规模1.58GWh,工商业储能备案数量居全国前茅。
为了进一步促进光伏、储能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由浙江省太阳能光伏行业协会、国能能源研究院主办,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储能头条承办的“2025第三届浙江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及出海经验分享会”将于将4月17-18日,在杭州举办。
欢迎扫码报名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浙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工商业储能投资热土?
浙江工商业储能市场又将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多元利好条件
浙江成为工商业储能投资热土
在众多省份中,为何浙江能成为工商业储能崛起的沃土?
首先,浙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发达的工商业让储能更具投资价值,浙江也因此成为了工商业储能市场最受欢迎的投资区域。
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生产总值90100亿元,比上年增长5.5%,在全国各个省份中浙江排名第4位,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其中大部分贡献是来自于工业和商业领域。
浙江省作为用电大省,用电量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位居全国第四。据国网浙江电力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达6780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占据了重要部分,达到了45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
工业制造和商业经济活动的蓬勃发展,使其对电力的需求持续迅猛增长,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发展。众多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纷纷布局储能项目,推动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其次,工商业储能的需求,跟分布式光伏的规模息息相关。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浙江省光伏累计47.28GW,其中分布式累计38.94GW。新增数据方面,2024年浙江省分布式光伏新增12.04GW,位列全国前三。而自2022年以来,浙江分布式光伏就以每年超6GW的速度增长。
浙江省分布式光伏的高速发展使得工商业对储能的需求大增,为工商业储能市场开拓了一片极具潜力的发展天地,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与进步。
除此之外,浙江的工商业储能补贴相关政策为工商业储能创造了十分客观的收益表现,吸引了大量玩家涌入市场。
据储能头条(微信号:chuneng365)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浙江各地发布的工商业储能补贴相关支持政策多达近19条,其中又以温州、嘉兴、台州等地方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浙江温州瓯海区及龙港对投运的储能项目按照实际放电量给予储能运营主体0.8元/kWh的补贴,补贴年限均为2年。
容量补贴标准在100-300元/kW之间,补贴年限包括一次性补贴,三年退坡补贴以及多年连续补贴等,普遍以一次性补贴为主。
在投资补贴方面主流支持方向是用户侧储能多元示范应用,比如鼓励制造业企业厂区、工商业园区、光储充(检)、5G基站、数据中心等场景的落地应用,以及鼓励工商业储能开展虚拟电厂响应示范等。
投资补贴比例在8%-10%之间,单个项目补贴限额在30-400万元之间,补贴期限均为一次性补贴。
在政策支持下,浙江工商业储能的建设情况和收益模式都有着不错的表现,较高的收益也真正使得浙江地区成为了工商业储能发展的一片沃土。
安全“隐患”频现
储能消防监管风暴开启
在浙江省经济迅速发展、放电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工商业储能投资呈现出一片光明前景。然而,在工商业储能快速扩张之下,相关问题也日渐显现。
2024年4月,温州一工商业储能项目因消防设施不到位而发生火灾,造成不小损失。
事后,温州迅速掀起了一场严厉的消防安全整改。整改通知单要求所有已备案且装机容量在500KWh以下的工商业储能电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第三方检测合格的消防质量检测报告;若未按期提交或检测结果不合格,则直接撤销其验收合格评定,并取消相关补贴资格。
有消息称,这类消防整改需大约花费10万元左右,将推高0.2元/Wh的非技术成本,进一步降低工商业储能项目的经济性。
随后,杭州市印发了《关于做好我市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该文件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或改建、容量在500千瓦时及以上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必须按照电力建设工程的标准进行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若为其他建设工程,则实行备案抽查制度。
8月中旬,浙江金华市武义县公开征求《武义县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指南(试行)》意见。明确电化学储能电站申报消防备案前,项目单位应组织竣工验收,消防查验应纳入竣工验收内容,查验结果作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附件。
其实,早在2024年2月,浙江便发布了《浙江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将电源侧、电网侧及5兆瓦以上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纳入规模管控,确保各地区储能按需发展,避免盲目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
2024年12月浙江省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启用浙江省电化学储能管理平台加强储能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所有存量与新建用户侧储能项目必须在平台上完成法人认证与项目注册。建后不报、逃避监管或无故拒绝接入平台等违规行为将受到通报批评、纳入电力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名单、与信用能源系统相衔接、停止受理企业的储能项目纳入规划申请等处罚。
从长远看来,严格的监管政策将推动储能行业向规范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但在短期内,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进行消防设施升级和改造,以满足新的监管要求。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一些资金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可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加速行业洗牌。
浙江工商业储能迎来新机遇
除了严格的监管政策,浙江工商业储能市场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在电芯和电池模组报价相近的情况下,系统集成商围绕 BMS、PCS、EMS、消防部件等展开激烈竞争。市场上出现以次充好、安装质量下降等不良现象,影响行业整体声誉与健康发展。
其次,当前工商业储能主要依赖 “峰谷套利” 获取收益。然而,今年全国各地的电价差有减小趋势。据储能头条(微信号:chuneng365)统计,从2024年10月到今年4月,浙江省一般工商业最大峰谷电价差已下降25%。一旦电价差减小,工商业储能项目的收益率也将下滑。
此外,尽管浙江明确独立储能可参与调峰等辅助服务市场,但整体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容量租赁市场尚在发展初期,盈利分配机制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商业储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越来越严酷的市场竞争以及愈发严格的备案手续,浙江工商业储能能否延续增长态势?
答案是肯定的。
当前,工商业储能市场正突破单一的 “峰谷套利” 局限。以往,其主要靠低谷低价充电、高峰高价放电来获利。但如今形势生变,一方面,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不断完善,工商业储能可借此参与调频、调峰,获取额外收益;另一方面,在分布式能源普及下,储能可助力新能源消纳,实现绿电价值提升。此外,共享储能模式兴起,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更多盈利途径。这些新方向拓宽了工商业储能市场的盈利边界,使其从简单价差盈利,走向多元价值挖掘的新阶段 。
其次,浙江省工商业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均有广泛应用。电源侧储能可用于火储联合调频、新能源消纳等;电网侧储能能接受调度机构统一调度,在迎峰度夏等电力保供关键时刻发挥顶峰作用,促进负荷低谷时段的新能源电量消纳;用户侧储能在分时电价机制下,企业用户或综合能源服务商可自主建设储能设施,削峰填谷,优化区域电网负荷需求结构。
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科技创新能力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高地。且储能企业分布广泛,不仅拥有瑞浦兰钧、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南都电源等在研发和电池制造方面实力强劲等企业,还有PCS领域的锦浪科技、禾迈股份、德业股份以及运达、正泰、卧龙这样的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领军企业。
作为经济强省,浙江省的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领域展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极为坚实的市场根基。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工厂业主和商业主体均高度认可并积极接纳光伏与储能电站的投资建设及实际应用,共同推动着浙江该领域市场蓬勃发展。
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后,我国光伏、储能领域迈入市场化深水区。在此背景下,浙江成为当前政策环境下,布局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的首选之地,受到重多投资企业和设备厂家的高度重视。
为了进一步促进光伏、储能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由浙江省太阳能光伏行业协会、国能能源研究院主办,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储能头条承办的“2025第三届浙江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及出海经验分享会”将于将4月17-18日,在杭州举办。
欢迎扫码报名
论坛继续汇聚政府、专家、投资业主、设计EPC、光伏储能厂商、代理商/经销商、集成商等光储全产业链界同仁,将围绕“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交流探讨新能源入市下的光伏储能产业的发展机会与模式,最新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新能源出海经验等问题,搭建一个高效的商务对接平台,促进产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来源:储能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