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储能行业发展迅猛的同时,内卷日趋严重,特别是价格战愈演愈烈。市场“不管你报多低的价,永远有人比你价更低”!
据储能头条(微信号:chuneng365)统计自2024年起至今,储能行业招投标市场呈现出极为显著的价格变化态势。无论是2小时系统还是4小时储能系统,中标最低价均下降近40%。
与此同时,随着136号文件的发布,强制配储即将结束。储能行业迎来深度变革。对于身处其中的储能企业而言,如何打破价格内卷的行业魔咒,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是当下面临的现实难题。
性能跃迁!新一代储能大电芯
瑞浦兰钧在破除行业内卷方面,显然已经有自己的答案。
4月10日,北京储能展(ESIE)现场,瑞浦兰钧携新一代392Ah储能电芯、PowtrixTM6.26MWh储能系统等前沿产品闪耀登场。他们用技术实力与前沿产品向行业发出了“不卷入价格战,专注性能提升”的坚定宣言。
瑞浦兰钧此次推出的392Ah电芯,采用全生命周期自适应设计、模块结构保持和内力释放优化,整体结构稳定性满足lEEE693高水平抗震要求。
392Ah电芯能量效率高达95%,循环寿命可达12000次。其创新采用的零极耳冗余设计,进一步优化了电芯内部的能量传输路径,不仅大幅提升了能量转换效率,还显著增强了品质稳定性,极大地减少了潜在安全隐患,为电芯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该产品通过GB 44240-2024浅刺测试,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
与300+Ah系列电芯相比,392Ah电芯在尺寸上仅有极小变动,这一特性赋予其在产线及工艺方面极强的兼容性优势。企业无需进行大规模的产线改造,便能实现快速适配,改造成本低、周期短且爬坡量产速度快,能够迅速响应并满足市场对新一代大容量储能电芯的迫切需求,为储能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储能系统领域,瑞浦兰钧基于392Ah电芯,精心打造了PowtrixTM6.26MWh储能系统。该系统运用先进的300+Ah电芯集成技术,分为4h长时储能和2h储能两个版本,同时支持被动均衡和主动均衡两种灵活配置选项,可全方位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储能需求。
相较于传统5MWh系统,PowtrixTM6.26MWh储能系统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优势。电池簇数量减少50%,有效简化了系统结构;能量密度提高20%,显著提升了储能能力;占地面积节约16%,极大节省了空间资源;工作时长缩短18%,实现了更高效的储能运作。
在国标、美标的基础上,PowtrixTM6.26MWh储能系统通过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引入热电耦合安全设计理念,自我提高热安全技术标准,做到强制失控不扩散,强制扩散不超过1颗相邻电芯的抑制效果,在电池簇层面上,强制触发模块失控,实现相邻模块0影响的无感效果。
服务方面,在国内、欧美、澳洲等主要业务地域,建立售后服务网点,迅速响应售后需要,技术上,因地制宜落实解决方案。
此外,该系统配备专用储能蓄电池,标准循环次数可达12000+次,使用寿命长达20年,具备极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储能系统的长期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瑞浦兰钧这两款重磅产品,基于其首创的问顶®电池技术。该技术核心在于“顶”的极致设计与利用。问顶技术将储能电池的顶部空间,由传统的15mm,压缩到8mm,不仅提升了电池的利用空间,而且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与能量效率。此外,通过缩短极耳长度,使电池空间利用率提升3-10%,直流内阻降低16%。这一创新,让方形电池在空间效率上首次超越圆柱电池,成功攻克了百年电化学技术难题。
除技术方面的突破之外,问顶技术还承载瑞浦兰钧“问鼎中原”的雄心。目前,问顶电池月出货量突破2GWh,可是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厚植创新基因,构筑技术高地
对于光储新能源而言,技术创新是打破行业内卷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创新也是瑞浦兰钧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瑞浦兰钧的创始人、董事长曹辉是锂电池领域的资深专家,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拥有超过870项的发明专利。
瑞浦兰钧研发团队由多名国内外新能源电池行业顶尖专家组成,掌握世界领先的车用和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应用技术。
这样一群技术出身创业团队,从瑞浦兰钧创立之初便不遗余力地加码研发。瑞浦兰钧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1249名研发人员参与研发工作。核心研发人员平均拥有超过10年的锂电池技术研发经验。2022-2024年,瑞浦兰钧研发费用均超7亿元,占营收比重长期位居行业前列。
持续的研发投入,使瑞浦兰钧在技术领域不断积淀,截至2024年12月,瑞浦兰钧获授专利超2532项,涵盖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结构、系统集成、电池管理系统、生产技术及设备以及电池回收等方面。
凭借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定力,瑞浦兰钧在问顶技术、磷酸锰铁锂技术、双子星电池材料体系、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均实现全面突破。
依托母公司!打造全产业供应生态
如果说技术是瑞浦兰钧冲锋陷阵的“矛”,那么母公司青山实业打造的全产业链护城河,则是其坚不可摧的“盾”。
如今的储能行业,供应链面临多重挑战,特别是资源属性较强的上游原材料,受全球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的影响更为直接。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青山实业,其本身掌握丰富的上游原材料资源优势和海外优势,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新能源行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已实现“镍钻锂矿产资源开采-湿法/火法治炼-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池制造-电池应用-资源回收及利用”的锂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化利用。
当下,瑞浦兰钧依托母公司在储能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全产业生态供应链,不仅降低了供应链变动的风险,同时在深度降本方面也领先一招。
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叠加深化原材料精细化管理,提升原材料利用率,2024年,瑞浦兰钧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锚定“全球化”!拓展海外市场
2024年以来,出海、实现全球化布局是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既定战略。对此,瑞浦兰钧稳步推进,持续深化本地化制造。
在东南亚,瑞浦兰钧在印尼投建8GWh电池基地。依托当地丰富的镍矿资源,不仅降低了原材料采购和运输成本,而且分散地缘政治风险,避免因单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波动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瑞浦兰钧还配套建设的30MW/33.5MWh调峰项目,成为零碳产业园样本,为当地能源转型提供支持。
在欧美市场,瑞浦兰钧与Stellantis、Nissan、smart、volvo等国际车企,以及Powin、EnergyVault、VenaEnergy等国际储能客户建立合作。
结语:年轻的实力派创造储能产业新范式
成立于2017年的瑞浦兰钧,四年营收破百亿,五年即上市登陆港交所。2024年,其储能电芯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五,户储细分领域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
当全球储能产业迈向TWh时代,瑞浦兰钧的发展历程,已超越单一企业崛起的范畴。它为储能产业探索出一条进阶之路: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穿越行业周期;依托青山实业的全产业链体系,构建覆盖全球的抗风险生态体系,有效应对市场波动;通过全球化布局,以“在地化”策略打破贸易壁垒。
这家年轻的实力派企业,正将中国储能企业的创新基因,融入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在碳中和的漫长征程中,只有秉持技术信仰,持续进化,依靠全供应链链赋能的生态力量,才能穿越行业周期,不断前行。而这,正是瑞浦兰钧带给储能乃至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启示。
来源:储能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