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之际,天合储能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EISE2025携手UL Solutions、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两家权威机构,正式发布山东泰安“肥城150MW农渔光储补项目”二期储能电站运行报告。报告显示,该站系统综合效率达87.1%,直流侧效率高达95.2%,关键指标全面领先行业同期水平。不仅为储能技术经济性提供了实证支撑,也为新能源配储收益模型树立了可复制范本。
UL Solutions能源与工业自动化亚太区产品经理陈篪表示:依据严苛的测试标准,UL对肥城项目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追踪评估。结果显示,该系统在能效、循环寿命、辅助功耗等核心指标上均展现出行业领先水平,充分验证了天合储能在产品设计及系统集成领域的卓越能力。”
全栈自研 效率再攀新高
肥城电站采用天合储能2023年发布的 Elementa金刚系列万次循环储能系统,搭载全栈自研天合芯及升变压一体机,实现从电芯设计到AC侧系统的全链路优化。依托矩阵式温控管理,电芯温差≤3℃,辅助功耗仅1.8%,能量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30%,直流侧效率突破95.2%。按年充放电330次测算,单站年增发电量约20万度,充分释放技术红利。
长寿低衰 成本优势凸显
经过一年多实际运行,电池舱可用容量保持率高达98%,验证了系统“高循环、低衰减”设计优势。超长寿命与高稳定性,令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LCOS)较行业平均下降15%–20%,为业主带来更持久可靠的投资回报。
赋能市场 创造多元收益
在“136号文”引领下,储能收益正由补贴驱动转向市场竞争。肥城项目凭借高效稳定运行能力,可充分参与峰谷套利及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实现收益多元化;同时,LCOS 优势进一步缩短投资回收期,推动储能成为独立盈利的市场主体。
本次第三方监测数据发布为行业带来了“能量-效率-可靠性”全维度评价参考体系,为行业从“装机量比拼”迈向“高质量竞争”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天合储能将继续携手更多国内外知名机构,在高海拔、高温、极寒等严苛环境和应用场景中开展新一代产品实证测试,并陆续发布运行数据,以技术创新和数据透明助力全球储能市场化进程。
面向“效率为王”的新时代,天合储能将持续保持“全栈自研”优势,以更高效、更可靠的储能解决方案,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坚实支撑,携手行业伙伴,共同开启储能市场化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