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份国内动力电池厂商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独占五斗,比亚迪紧随其后。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于2月16日发布了2022年1月动力电池的月度数据。产量方面,当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29.7GWh,同比上升146.2%,环比下降6.2%。其中三元电池产量10.8GWh,占总产量的36.5%,同比上升57.9%,环比下降5.4%; 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8.8GWh,占总产量63.3%,同比上升261.8%,环比下降6.3%。
在创新联盟公布的1月份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中,宁德时代依旧势不可挡,以50.24%的占比断崖式位列第一;比亚迪则以20.93%的占比跟随其后,中航锂电以7.40%的占比排在第三…
但是熟悉比亚迪的读者也清楚,比亚迪制造的电池基本上全部装车在了自家品牌的汽车上。所以这超过20%的占比其实侧面反映的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1月份的销量之高,这一点我们也在上期电闻中有所提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1月份的销量超过9万台,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销冠。
而“宁王”等一众动力电池企业似乎也将于今年开展和扩大圆柱动力电池的领域。
说到圆柱动力电池,就不得不提到特斯拉于去年9月发布的4680型无极耳圆柱电池。4680指的是直径为46mm,高度为80mm;该种电池以三元电池技术为基础,但尺寸和性能都得到了升级,创造了更好的性价比。
据特斯拉提供的数据,4680电芯单体能量增加到 5 倍,整车续航里程增加 16%,功率输出提升了 6 倍;特斯拉还认为4680电池是扭转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之间竞争的关键点。
根据外网消息,首批配备了4680电池的特斯拉Model Y(配置|询价)电动车也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末如期交付,该批次汽车目前正在奥斯汀工厂进行生产。
此前一直专注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的中国企业当然也从中嗅到了前景和潜力。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比克电池计划今年开始批量生产 4680 圆柱形电池。亿纬锂能和比克电池目前正在为生产直径 46 毫米、长度 80 毫米的 NCM 电池建设基础设施。
但其实归根到底,制造该种电池的难点和突破点在于“无极耳”技术。此前国内乃至全球大批量生产的有极耳18650或21700电池均受限于单极耳充放电时的过热而一直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隐患。
特斯拉去年申请的无极耳专利则帮助其快速突破了圆柱动力电池的尺寸限制,并可将内阻减少5-20倍,同时很大程度上降低制造成本(约每度降低100美元)。
特斯拉的“无极耳”专利描述了至少一个电极为无极耳的电池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无极耳”电极一端通过涂覆导电材料,直接与壳体或专门设计的盖板进行连接,电流直接在电极集流体、盖板、壳体之间进行传导,传导面积大、距离短,特斯拉为此设计了多种规格的盖板结构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在了解制作方法后我们也可以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其实特斯拉的“无极耳”也并非真的完全没有极耳,而是利用电池整体和增大极耳传导面积、缩短传导距离来实现“无极耳”的视觉效果。那么这其实就和国内全极耳圆柱电池的设计理念大体上是一致的。
而宁德时代等国内电池企业能够在2022年计划发展生产4680电池,相信也与上述技术的相似性有关。数据显示,国内企业在近年的无极耳和全极耳专利申请方面迎来了小高峰。其中,国轩高科、格力电器、银隆新能源、逸飞激光等圆柱全极耳/无极耳专利申报数量较为靠前,宁德时代近期也有相关专利申报。
补贴退坡和保护政策的弱化是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领域面临的两大考验,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家也是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
无论是宁德时代提前的技术布局和及时的战略调整,还是比亚迪的自身产品线稳定产销优势,都是为今年开了个好头。
我们也希望国产动力电池能够在2022年交出优异的答卷,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