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锂电电瓶车容易自燃。
因为劣质电瓶,几乎没有散热这一概念,燃不燃完全是天意。
一辆车而言,烧了就烧了,倒也没啥大不了。
但对于如今如火如荼的电化学储能来说,没有散热,准确说是“热管理”。
那麻烦可就大了。
有人可能马上开杠,磷酸铁锂电池没有自燃风险,要啥温控?!
错。
除了热失控的风险,如果不进行热管理。
一是高温,会造成活性锂离子电池损失,导致容量衰减。
二是低温,低温下电解质的传输性能、锂扩散、电极和电解质界面处的电荷转移速度均会显著下降,会造成锂枝晶,轻则容量损失,重则短路自燃。
而且与动力电池比,储能系统电池更多、功率更大。
而且关键是工况复杂多变,时而高倍率,时而低倍率,易造成产热不均匀、温度分布不均匀、电池间温差较大等问题。
所以储能热管理,是必选项。
一是控制单体电池表面温湿度,温度在+15°C-+35°C;
二是避免电池系统产生局部热点,电池间的温差不超过5°C
当然,热管理的手段并不复杂,无非是风冷和水冷。
玩过DIY的朋友都知道。
风冷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散热速度和效率较低,适用于电池产热率不高的储能项目;
水冷散热速度和效率更高,但结构复杂、成本高,但有冷却液泄露风险;
更高级的技术还有热管冷却、相变冷却。
但在研发阶段,起码五年内无法规划化应用,此处略过。
至于市场空间,天风测算了一个,声称到2025年,储能热管理规模211亿。
21~25年复合增长90%+
21年全球储能温控市场空间14亿元,风冷、水冷分别占比80%/20%;
预计25年市场空间211亿元,其中风冷、水冷分别占比58%/42%;
21年风冷/液冷价值量分别为3000/9000万元/GWh,往后每年降幅5%。
当然,机构的测算属于拍脑壳,具体数值没必要深究,但大方向,即成长性高应该是毋庸置疑。
这行的门槛呢,还是有一点。
虽然算是新兴赛道,但其实是新瓶装老酒。
储能热管理与精密空调、工业制冷设备有相似的技术要求。
一是对温度、湿度有高恒定性要求
二是在户外工况下正常工作
三是长时间稳定运行
四是水冷中,冷却液不能泄露
所以这行,其实更多要看产品质量,依赖长久依赖积累的声誉。
所以可以预计的是,艾默生这样的精密空调巨头,将在储能热管理中继续保持领先。
当然,作为新赛道,国产厂商也有巨大的参与机会。
与此同时,储能热管理不是简单卖产品,对厂商预制化、模块化、定制化、智能化能力有要求。
纵观A股精密空调、工业制冷设备、热管理个股。
目前看来,似乎只有英维克未雨绸缪,2020年就推出了储能热管理产品,而且开始批量应用到国内外实际项目中。
截止2021年上半年,参与储能热管理的产品规模达到11GWH,半年营收规模已达1.5亿、
同行业还有申菱环境、高澜股份、同飞股份。
不能说这后三者不重视储能热管理,只是步子迈的不如英维克快。
而且英维克营收最高,而且研发投入在6.6%左右,也是同行业最高。
在专利积累上,英维克已经明显领跑行业。
所以储能管理的赛道,英维克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龙头之像。
值得一提的是,英维克四大业务:机房温控、户外机柜温控、轨道交通列车空调、新能源车用空调。
几号全是热门赛道,新能源相关,例如有匹配高功率充电桩的温控产品。
看来,唯一制约英维克的,是高昂的锂矿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