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2022年一季度财报陆续已发,有的企业净利润同比暴涨1400%,有的企业却巨亏9亿多。同为储能行业的上市公司,财报数据差距之大,令人感到差异,说好的储能的春天,真的来了么?
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微信公众号:chuneng365)汇总了储能电池领域13家企业、储能材料19家企业、储能系统集成商15家企业的财报数据发现:动力电池企业基本实现增收但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骆驼股份、国轩高科、珠海冠宇、孚能科技这些公司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下滑,下滑幅度最严重的珠海冠宇,今年一季度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了80.05%;而储能系统集成商盈利情况不容乐观,三分之一的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最为严重的华自科技,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达到332.52%。
储能电池领域:整体盈利水平逐渐趋平
2022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4.9万辆,于此同时,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也站上了100.6GWh的历史新高。装机量大升,盈利却不见大幅增长。一季度,除了比亚迪得益于新能源车销量的持续暴涨从而实现净利润同比大增之外,其他数家企业的财报都不能让投资者为之满意。就净利润而言,比亚迪在今年一季度获得了同比240.59%的增长,而宁德时代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则为-23.62%。同为负数的还有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珠海冠宇、孚能科技这几家动力电池企业也都是负值。
从一季度数据可以看到,宁德时代营收同比增长将近154%,但增速已被多家同行赶超;更重要的是,净利润同比增速从去年+185%大幅下降至-23.62%,14.9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远低于市场此前50亿元左右的普遍预期。
在市场眼中,“宁王”一直以规模和技术保持着相当大的优势,从一季度装机量来看,宁德时代的电池装机量依旧保持在接近国内市场一半的量,但是,财报却透露出,盈利水平有点乏善可陈。
总体来看,从今年的财报也可以看到,锂电池全行业的盈利水平正在快速趋同。对于业绩超预期下滑,宁德时代在财报发布后的投资人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为维护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在今年一季度承担了主要的原材料涨价压力。
事实上,受材料涨价而利率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宁德时代,从利率情况也可以看到,利率趋平在逐渐形成一个趋势。自2016年起到2021年,宁德时代毛利率分别为43.70%、36.29%、32.79%、29.06%、27.76%和26.28%,逐步回归行业平均水平。
材料企业:价格优势依旧在
材料企业的营收、净利润依旧比较乐观,其中出现了几个四位数增长,在2021年年报中,同比增长数据有多个四位数增长,包括多氟多、德方纳米、盛新锂能,其中盛新锂能作为新秀实现了超3000%的增长。不过今年一季度的数据也显示,同比增长率有所回落,只有天齐锂业和德方纳米保持了超1400%的增长率。
储能产业链条,尤其是锂电产业链条上每一家企业都经受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力,但链条传递过程使得锂电企业受压更大:原材料涨价必然要向下传递,作为终端市场,新能源车的涨价必然会引起对价格敏感的买车人群的斟酌。多数车企也在涨价后不断强调,实在顶不住了。车企为了降低涨价幅度,必然会向中游的电池企业挤压利润,导致动力电池上市公司利润大多有下滑。材料企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但总体情况比储能电池企业要好不少,
目前原材料价格的涨势在各方协力基础上在一季度已经有所回落,在二季度财报时有望有所反映。应对利润被侵蚀,使得电池企业与材料企业结对子现象越来越多,宁德时代已经通过与多家材料企业通过组建新的合资公司或者进行战略合作来提前锁定材料价格,其他企业也不甘落后,就在5月9日,中创新航宣布与天齐锂业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约定,天齐锂业与中创新航达成深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就电芯及电池材料、新材料、锂盐、锂矿等领域开展共同投资、合作研发等多领域的合作。这是一个为期五年的合作。行业隐藏的资源及成本的危机让链条上下都感到,“报团取暖”也很重要。
储能系统集成:走向海外逐渐成趋势
从营收情况来看,储能系统集成商大多实现了正向增长,其中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华自科技、智能储能、上海电气、智光电气在储能领域均实现超100%增速,这也侧面反映出整个储能市场积极向好,发展势头强劲。
储能系统集成商走向海外已经渐渐成为趋势,并且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其中从在泥泞中深圳国资部门收入囊中的科陆电子逐渐有了起色,在今年上半年公布了两起在海外的签约和交付情况,显示逐渐从泥泞中走出的趋势。不过科陆电子超过80%的负债率依旧具有隐忧。
由于储能对安全性、可靠性具有更高的要求,市场对集成商的自主研发布局、渠道资源等方面提高了一定门槛。一方面,储能系统集成热失控是潜在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储能发展依然过度政策补贴。纵览全球,大部分储能项目仍需依靠政策补贴才能实现较高的经济型,若后期全球范围内补贴退坡,储能的经济性将有较大波动。而这尤其对储能系统集成商影响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