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行业永远不缺故事。
6月14日晚间,华友钴业发布了一个公告,称公司拟终止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布局,决定终止通过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收购圣钒科技100%股权事宜。
华友钴业表示,将聚焦新能源锂电三元材料产业链。其认为,锂电三元材料因能量密度、轻量化和低温性能等方面的优势,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高镍化越来越成为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
行业热度越高,越不缺乏冷静思考者。
在近日举行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云上宜宾”高端对话上,三元与磷酸铁锂未来是应用场景之分,三元仍是动力电池主流方向已成共识。
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则以“键盘效应”提醒要重视磷酸铁锂“惯性”造成的潜在影响,“整个电池产业,谁的发展速度快能力强,很可能这个不太合理的方向最后成为一个难以撼动的方向。”
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呼吁,电池企业未来发展要解决终端客户痛点。他认为,磷酸铁锂短期内通过提升体积能量密度能满足市场需求,但能量密度无法改变,而长续航、高性能动力电池是三元的天下。
无独有偶,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显示,5月份,三元电池装车量8.3GWh,环比增长90.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0.2GWh,环比增长15.1%。产量上,5月份三元电池产量环比增长58.2%,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环比增长仅3.3%。
这些似乎是一个新信号,传递出更深层的含义——三元材料电池将卷土重来。
三元翻身 孚能“黑马”
华友钴业是孚能科技的合作伙伴。其在国内新能源电池蓬勃发展之际,断然舍弃磷酸铁锂电池项目,聚焦三元材料产业链,当是看清了动力电池的未来。
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按照正极材料的类型,可分为三元材料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按照电池的封装方式和形状,可以分为软包电池、方形电池、圆柱电池等。
受国内补贴政策、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影响,2020年后,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大幅攀升,到2021年7月,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正式超过三元材料。
相比三元电池,磷酸铁锂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无法为新能源车提供强续航能力。但其无需使用镍、钴等昂贵资源,在安全性和成本方面更有优势,逐渐获得了更多新能源车企的青睐。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83.1GWh,磷酸铁锂占比58.9%,同比大幅提升17.6个百分点,磷酸铁锂的市场占有率依旧较高。
不过,就5月份而言,三元电池的环比增速明显大于磷酸铁锂电池。
这主要是,5月份宁德时代的三元电池装车量恢复比较快,外资汽车品牌在国内外需求增多,预示下半年这些企业要发力。同时,由于碳酸锂价格高企,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不明显。
细分当月三元电池的企业分布,宁德时代4.29GWh,中航锂电1.37GWh,蜂巢能源0.19 GWh,欣旺达0.5 GWh。
主攻三元电池的孚能科技更是“黑马”姿态尽显。
5月,孚能科技装车量0.43 GWh,市占率从3月的1.86%攀升至为2.31%,行业排名也从前两月的第八上升至第七位;1至5月,孚能科技的国内装机量达1.62GWh,同比增长超过140%,排名上仅次于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
市场普遍认为,对目前汽车动力电池来说,三元锂电池要好一些,因为磷酸铁锂电池到了技术顶端,而三元锂电池还在发展中,未来三元有可能超越磷酸铁锂。
同时,三元电池的耐寒优势和能量密度优势则更为明显。在国内市场,磷酸铁锂电池在低能量密度车型中占据主流,随着能量密度提高,三元电池占比逐渐提高,当能量密度≥160Wh/kg时,三元电池占绝对主导。目前孚能科技量产的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已经做到285Wh/kg,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孚能科技三元软包锂电池在低温(零下20摄氏度)仍能保持百分之九十的续航,耐寒性较为突出。
而自2020年7月科创板上市以来,孚能科技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21年在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212.6%)的背景下,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2.63亿元。
随着电池出货量的快速提升,价格市场化以及订单饱满,孚能科技有望在今年打个翻身仗。
按照孚能科技目前在手订单量(14.81GWH),简单测算全年营收将超百亿元。
民生证券5月初的研报称,预计孚能科技2022年将扭亏,实现每股净利0.15元。而有投资者甚至乐观预计,孚能在今年三季度就将扭亏。
全本土化 “链主”担当
孚能科技是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是中国第一批实现量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企业。公司作为业内最早确立以三元化学体系及软包动力电池结构为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方向的企业之一,在市场方向把握和技术路线判断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前瞻性。
2021年,孚能科技在中国三元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中国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四项排名中,继续维持第1/1/7名,行业地位稳固。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瑀认为,三元软包电池更适合未来汽车的发展。
王瑀,西班牙里斯本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相继供职于NEC Moli Energy(Canada)Ltd.、PolyStor Corporation等企业,2002年,在美国创办孚能科技,2009年创办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比较而言,三元软包电池相较于常规三元锂电池省去了一层厚重的外壳,所以它比同等容量的铝壳三元锂电池轻了20%,相较于钢壳电池更是轻了40%。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采用了相同的电芯,三元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也会比钢壳三元锂电池高出40%。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能量密度较高的电池企业采用的都是软包电池。
根据EV Sales的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销量排前20名的电动车中,其中有15款采用的是软包电池,包括戴姆勒、日产、雷诺、大众、现代、奥迪、沃尔沃等企业均有软包电池的车型。
除了技术上走三元软包之外,王瑀表示,孚能科技的供应链也已经本土化。
王瑀称,供应商挑选很重要,选择非常谨慎,包括技术开发能力、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以及未来规划,都是公司选择供应商的前提条件,必须满足技术指标。
“本地化是孚能战略之一,目前公司98%原材料国产化,公司生产设备100%国产,供应链稳定。”王瑀介绍。
孚能科技主要产品为三元软包动力电池,对外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铝塑膜等。
在主要原材料方面,孚能科技和华友钴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2025年,孚能科技向华友钴业计划采购16.15万吨三元前驱体,按照1GWH用1400吨前驱体计算,2022-2025年采购量将对应公司115GWH电池产量,对应年均电池产量29GWH,公司未来产能获得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保障。
客户方面,孚能科技目前主要有戴姆勒、广汽两大客户。
2021年,孚能科技为戴姆勒EVA2和MFA2平台配套的产品先后下线并开始交付,并按照戴姆勒、北京奔驰的订单进行批量生产和供货,覆盖EQS和新款EQA、EQB等多个车型。
同时,孚能科技与广汽集团开展了多个平台及车型项目的合作,其中包括 Aion V、Aion S plus以及Aion Y等多款重点车型,双方合作有望拓展到广汽集团同系车企以及关联车企。
民生证券认为,孚能科技与上述两大客户深度绑定,2022年放量在即,这将奠定公司业绩增长基石。
固态“化蛹” 产业“成蝶”
2021年,孚能科技新增4项核心技术,分别为“330wh/kg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技术”、“高比能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及“800V 高电压动力电池技术”,均已进入中试阶段。
公司董秘张峰曾表示,根据对未来技术路线的测算,尤其到固态电池的模拟,孚能科技认为软包是最有优势的。“孚能科技下一代电池研发方向重点还是三元软包高镍电池领域,也属于半固态电池。”
据悉,公司330wh/kg半固态系列产品已经给海外客户送样验证,初步获得好评。
固态电池作为未来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方向,正在被各国动力电池巨头重视与布局。
科学界认为锂离子电池已经到达极限,固态锂电池技术采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取代以往锂电池的电解液,大大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重要的是,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早在加拿大温哥华的Moli Energy公司工作时,他便提出了固态电池的概念。
目前,孚能科技的核心技术团队已经在纯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电芯技术、新化学及电化学体系储能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凭借着一代代性能领先行业的产品,孚能科技的手持订单量与日俱增。公司近期表示,今年订单量大于有效产能,现在属于满产状态。
据此前公告,孚能科技已收到主要客户的在手订单较为充足,2022年度在手订单量高达14.81GWh,是去年装车量的6倍多。
6月10日,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规模效应暂未充分显现,部分产能处于爬坡阶段。未来随着产能爬坡的完成和规模效应的显现,公司管理的优化,经营业绩将进一步改善。
目前,孚能科技赣江基地产能5GWh,镇江基地产能24 GWh,一期项目产能为8GWh,二期项目的8GWh产能已在爬坡中,三期的8GWh产能基建工作已经开始。
此外,公司与吉利科技在赣州的合资工厂正在积极推进中,公司在芜湖生产基地预计将于2023年开始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5月19日,由吉利科技、孚能科技共同投建的重庆涪陵12GWh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启动,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建成投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能12GWh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
三元与磷酸铁锂相争,软包、圆柱、方形交替引领,动力电池发展趋势看似波谲云诡,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规律亘古不变,蛰伏两年潜心布局的孚能科技显然已到“秋收”之时。